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4497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坡还宅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美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上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

(节选自《梁溪漫志》)

【注释】①自儋北归:从海南岛遇赦回北方。②卜:选择。③阳羡:今江苏宜兴。④缗:一千文为一缗。⑤老妪:老妇人。⑥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奇怪)哉,何其悲也
B.坡问妪何为哀伤至(这种地步)
C.而吾子不(孝顺)
D.(竟然)吾所售也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B.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C.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D.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坡从被贬的儋州回来,许多人因怕受牵连而不敢与他交往,只有读书人邵民瞻不怕。
B.老妇人是因为儿子不肖,才被迫把祖屋卖给别人,但卖后她又有些后悔悲伤了。
C.东坡买宅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还宅时却分文没取,可见东坡是个豁达大度的人。
D.苏东坡无偿将房子归还老妪,自己却终老在借来的房子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2)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跌,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信陵君杀晋鄙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免冠                                 以有先生也
B.臣未闻也                                 趋百里外
C.祲降于天                                 行者于树
D.夫韩、魏灭                           河曲智叟以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仓鹰击殿上                           受地先王
B.徒有先生也                           中有足乐者
C.聂政刺韩傀也                           憎我也
D.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4.【甲】【乙】两个文段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文唐雎形象的不同之处。
2024-02-05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旧都。

(节选自《出师表》)

【乙文】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不强逼也。成都既平,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己,意欲必往,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深入不   (毛:生长草木。)B.当率三军   (奖:奖励。)
C.于是取良才   (简:选拔。)D.连卒(亡:适逢。)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伤先帝之明(以:连词,表结果,以致。)             连为什邡令(以:介词,把。)
B.诸葛亮将自征(之:代词,代南方诸郡。)             先主义(之:代词,代王连。)
C.连言辄恳至(而:连词,表并列,并且。)             蔚然深秀(而:连词,表转折,又。)
D.亮虑诸将才不己(及:动词,比得上)                    成都既平(及:介词,到,等到。)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B.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C.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D.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句画线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
5.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2022-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邓当:东汉末年孙策的部下将领,是吕蒙的姐夫。②虞:意料,预料。   ③造次:鲁莽,轻率。④拊(fǔ):抚摩。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蒙以军中多务____       讨山越_____       蒙屯下_____     ④肃意尚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3.【甲】文中的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乙】文又展现了吕蒙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形象。
2023-04-26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