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2245134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白月光

陈建明

①我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里穿梭。

②很多年以前,也是这样的月夜,天际的晨星已寥落,那一抹冷月却迟迟不肯沉坠。初秋的夜晚有几分凉意。鸡叫头遍,父亲和母亲便已起床,窸窸牢地在屋里收拾行囊,生火做饭。他们生怕吵醒了我,蹑手蹑脚地,直到鸡叫三遍的时候才叫我起床吃饭。

③天边晨星摇摇欲坠,夜色还未褪,早就租好的三轮车已经突突地等候在院子里了。三轮车的车厢有点高,母亲先上去了,伸出手来想要拉我,父亲却早已经在底下稳稳地将我托起,有如托起一轮初升的太阳般郑重,又似托着天边的明月般珍爱万分。此时,月儿斜斜地挂在遥远的天际,车厢里,父亲隐没在黑暗当中的脸,看不清悲喜,瞧不见离愁别恨。也罢,这样就不用互相直视,也不用拼命忍住眼中的泪水。转瞬间,天已经大亮,异乡的土地已经越来越清晰,父母黑暗当中的脸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苍老。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父母那一次月下送我离开故乡的场景,成了岁月模糊里刻骨铭心的一幕,从那一刻起,家乡已成故土,灵魂从此踏上了漂泊无依的旅程。

⑤后来的岁月里,常常有这样的夜晚,有月亮的晚上,忍不住披衣而起,跟拉着鞋,蹑行于宽阔的庭院里。院子四周有许多桂树,疏影重重,月亮的光辉透过树荫,洒落在庭院里。一阵风吹过,有馥郁的花香袭来,才恍然想起,竟然已近中秋,连桂树都迫不及待地含苞待放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月儿在头顶上默默地陪伴着我,洒下一路清辉。我沐浴在月亮的光华里,不忍喧哗,只好将心事悄悄地踩进光影里,直寄天边的明月。此时此刻,忽然无比思念远方的父亲。

⑥那时,父亲已年过六旬,已抡不动锄头与斧子,却仍不肯弃掉家中的那一亩几分地。姐妹们几次三番地劝说,终于有一次劝动了父亲。那是小妹远嫁江苏,邀请父亲和我们前往观礼。恰逢中秋,全家大小齐齐整整地在一起欢度中秋佳节。那次江苏之行很是热闹畅意。

⑦小妹结婚,父亲送走了最小的一个女儿,一如当年送我出远门求学般,父亲既欣慰又难过。回程时,妹妹领着夫婿家人到车站送行。月儿高挂,有如送客般,皎洁明亮,依依不舍地相伴相随。火车开动了,父亲鼻尖紧贴着车窗,努力挥舞着胳膊,朝着月台上的小妹告别。月华如水般照耀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⑧半夜时分,车厢里其他人都入睡了,父亲还坐在窗前久久难以入眠。我爬起来,陪着父亲默默地对坐着,看天上的月亮。为了打破这良久的沉寂和尴尬,我开始没话找话,爸,为啥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父亲被我难住了。我又说:爸,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事情吗?每次有月光的时候,我们总是在那个大晒谷坪里玩游戏、捉迷藏,听大人讲白话。有一首儿歌到现在我还记得:月光光,射光光。挑担水,起学堂。学堂后面一眼塘。放个草鱼扁担长,放个鲤鱼门板宽。父亲被我突然萌生的童心给逗乐了。

⑨那天夜里在火车上陪父亲赏月、聊天的场景,成了与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里难忘的温馨回忆。从此以后,一家人天南海北,总是很难聚齐到一起。小时候,父亲将我们当成掌上明珠,而如今,他已步入暮年,我们却成了父亲难以触及的白月光

⑩其实,我多想回到过去,在某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一家人一齐聚在那宽广的坪里,分食一个月饼,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累了吹吹风,仰头看看天,看看月亮。远处传来孩子的哼唱:月光光,射光光。挑担水,起学堂。学堂后面一眼塘……

⑪彼时,老屋还在,父母未老,时光未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月光”下的往事。
1______→父亲车站挥别小女儿,忧伤弥漫→2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父亲却早已经在底下稳稳地将我托起,有如托起一轮初升的太阳般郑重,又似托着天边的明月般珍爱万分。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沐浴在月亮的光华里,不忍喧哗,只好将心事悄悄地踩进光影里,直寄天边的明月。
4.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中画直线的句子。
火车开动了,父亲鼻尖紧贴着车窗,努力挥舞着胳膊,朝着月台上的小妹告别。
5.朱自清《背影》一文反复出现“背影”,寄托了作者的情思。本文“月亮”在文中也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包利民的《我只想摸摸这个世界的声音》,完成下面小题。

①看惯了这个世界的色彩斑斓,听烦了生活中纷至沓来的噪音,每天,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不知不觉在东走西顾中碎了心中许多的梦想。于是失望、厌倦,却无法使自己停下脚步。

②我在这样的时候,通常去找一个朋友倾诉,愤慨地用语言发泄心中的郁闷抱怨。而她始终微笑着,她什么也听不见,她从小就是聋哑人,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声音对她都没有意义。面对这样一个人,我可以尽情地说,尽情地咆哮,不必担心心中的脆弱和愤恨被第二个人知道。就好似对着镜子中的自己一样,可是又有着极大的不同,毕竞,我可以看见一张微笑的脸。

③有一次,我接连遭遇了工作和生活中一连串的挫折,我愤愤地找到她,可是,说了好久,激动的心情都难以平复下来。她忽然抓起我的手,带我出了门,门外,仍然是那个让我憎恨而又摆脱不掉的世界。我随着她七拐八拐地转过几条街,前面是一个工地,正在搞拆迁,此刻正准备垂直爆破一个高高的烟囱。她拉着我进了路旁的一个电话亭,在那里远远地观望。我不明白何以她忽然有了这种闲趣,便也静静地看着。随着一声巨响,地面仿佛颤抖起来,电话亭的玻璃窗更是被震得簌簌响。转头间看见她把两只手按在玻璃上,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十几秒后,声响消失,她在玻璃上呵了一口气,飞快地写下一行字:我只想摸摸这个世界的声音!

④我的心蓦地一动,在她的世界里,声音该是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梦想吧!可是,她却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触摸那梦想,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与执著!

⑤夜里,我收到她发来的一条短信:我梦想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可是命运却注定我只能用手去触摸这声音。当那份震颤通过手掌传到我心里,我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⑥我回短信问她:在那样寂静的世界里,你就用这种方式感觉声音的存在?

⑦她答:是的。就算是你们认为的噪音,对于我来说也是最美的音乐。因为,我用的不是耳朵,而是心!

⑧我一时无语,心底有一种情愫在悄悄地涌动,连日来的烦恼与愤懑都被这种情绪感染得温情脉脉起来。我该怎样去感知这个世界,才能让怨怼变成美好?

⑨她又有短信来:在夜里,我用手掌抚摸自己的心跳,那样真实的轰鸣。也许,这才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声音,因为,它证明着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⑩是的,只要活着,所有的美好就终会到来。充盈在我胸中的,就是这种激情吧!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挫折打击,可是,如果用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方式去触摸磨难,那么,所有黯淡的际遇也许就会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点缀!就像我的朋友,用手把这个世界的噪音触 摸成最美的乐章。

⑪在漫长的夜里,我将手放在胸前,于轰鸣的心跳中,触摸到了美好的希望正如花朵般绽放!

1.阅读③-⑩小节,梳理“我”的情感变化,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遭遇挫折,愤愤不平——向她倾诉,①_____——看她写字,②_______——③_______情愫涌动——被她感染,④______
2.按要求作答。
(1)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
(2)从表达效果方面赏析第⑨段中的加点词语。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再塑生命的人》


读完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小语和小文有了下面的对话,请你揣摩他们的意思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同样是在触摸,但是选文中的“朋友”和链接材料中的“我”获得了不同的体验。

小文:是啊。_______________

小语:但它们又给了我们共同的启示。

小文:是的。 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跳进同一个战壕

明前茶

①早上8点,土地上亮晶晶的浓霜被冬阳晒化成一层薄薄的露水,温县山药地的主人老李,阻止了挖山药的人们匆忙进入,他说:别慌。先等我儿子把挖掘机开过来,挖沟开槽后,这些露水‘乒乒乓乓’摔进沟里,能把土濡混一半,咱再开挖,保管省力,还不会湿了裤脚和鞋子。

②来挖山药的人多半是穿着球衣、毛背心与敞怀棉袄的中年男子,多数是家里的顶梁柱。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两三天之前,这些中年男子还都在外地打工。有的是服装厂的整烫工,外贸订单已经做完了,闲了半个月;有的是建筑工地上的架子工,老板已经提前结算了工钱:有的是疫情期间关闭餐馆的烧烤师傅……当孩子们的班主任赵老师要求这些爸爸们回来陪伴孩子,帮助他们期末复习的时候,爸爸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么细致的活计,我干不来。再说了,我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不服我管呐。老师,你能不能找孩子妈来管这事?没想到赵老师坚持说:反正你们挣钱的活计也基本上干完了。老是不花时间跟孩子接触,孩子看向你的目光,只会越来越像陌生人。你乐意辛辛苦苦栽培孩子十几年,将来养出一个一句知心话都不跟你说的人吗?

③老师进一步动员说,温县的铁棍山药已经进入收获期,挖山药需要人手,你们回家也可以挣到钱。孩子做完了功课,不妨带着他们一起去挖山药。这种玩泥巴的活动,哪个孩子不喜欢呢?于是,他们回来了。

④这会儿,挖掘机已经在山药地里开出一条长长的深沟,就像电影里被工兵挖出的战壕。大地裂开一条一米多深的深沟,涌出新鲜的土腥气,有点涩,有点微腥,还有植物根系的清甜味儿。有孩子鼻腔发痒,猛地打了两个喷嚏。阳光漫射,烘暖了人的脊背,可以听到山药之藤蔓上的露水掉入深沟里的声音。大人们先跳下了深沟,然后将䦆头铁铲接下去。再伸出双臂,把孩子抱下来。这可能是孩子学会走路以后,这帮农村的汉子们第一次拥抱了自己的小孩。双方都有点不自然,有点羞涩。

⑤老李逐一给这帮外行做示范,爸爸和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挖掘山药的方法。

⑥这里的泥土瓷实粗糙,铁棍山药与沙土地里的山药长得不一样,它不是笔直的,而是弯弯曲曲的。老李感叹说,一年种铁棍,十年无地力。一轮铁棍山药种完,这块地就只能种些速生的叶子菜了。等上十年,这里才能再种山药了。等下回我们再在这块地上收山药的时候,今天这批孩子都已经离家了,上大学的上大学,打工的打工,爹娘想见一面也很难。

⑦不知为什么,这话在这波心思粗糙的农村汉子心中激起了某种隐秘的涟漪。有人拄着镢头,回味着老李的话,出了半天神。

⑧很快,奋力干活的父亲们就出了汗,把敞怀的棉袄都脱了。等到孩子也脱下棉袄的时候,有位父亲好像头一回留意到孩子的毛衣颜色不对,问:你怎么会穿粉红的毛衣?男孩儿满不在乎地说:姐姐的毛衣洗缩了水,妈妈就给我穿了。被小伙伴们笑话过,不过我不在乎。当爹的突然沉默了。他继续快速而卖力地起着山药,似乎在揣摩如何在勤俭节约与满足男孩自尊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最终他说:马上老李就会给咱们结算工钱。爹给你去买一斤纯羊毛毛线,黑灰色或者浅棕色的,把你身上这件毛衣拆了,再找一家织毛衣的铺子,把两批线混起来,织一件新毛衣和一件毛背心。

⑨男孩从未在父亲这里受到过这样的关注。他嗫嚅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忽然他说:爹,你鼻头上粘了泥巴,我来帮你擦掉。孩子忘了,自己也是两手泥。好,他这一擦,父亲的脸上就像侦察兵糊了一个迷彩面具一样。这个动作逗笑了众人,忽然,不知是谁起了头,在狭窄的、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深沟里,大人开始追跑着,反手用泥糊了小孩一脸,小孩也毫不客气地举手糊大人的脸,笑声挤满深沟。

⑩这一手的泥巴糊上脸,似乎松动了农家汉子和成长中的男孩们互相不服、互相瞧不上的紧绷关系,一股痒酥酥的暖流注入了他们的心田。有人开始拔了山药的藤蔓,编成帽圈,戴在头上,父亲与儿子脸贴着脸,对着智能手机的镜头做出了搞怪的神情,仿佛新兵与他的连长。他们知道,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刻。因为很快父亲又会外出打工,儿子还会继续孤独成长。然而,有了今天这毫无芥蒂的相处,这摆脱了说教的温情,足够他们在未来的相处中,让彼此少一些陌生与怨怼,多一点战友般的情感。因为他们曾在一个战壕里出过力、流过汗,彼此默契地帮衬过。

(摘自《羊城晚报》2022.6,有删改)

1.阅读选文,按顺序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没挖山药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拥抱孩子时,②________________→听完老李的话,爸爸们心中激起了涟漪→得到爸爸的关注后,③_________________→大家都受到了感染,④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赵老师这一人物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3.品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1)当爹的突然沉默了。他继续快速而卖力地起着山药,似乎在揣摩如何在勤俭节约与满足男孩自尊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2)男孩从未在父亲这里受到过这样的关注。他嗫嚅半天……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跳进同一个‘战壕’”的理解。
5.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第二段画线句子是对爸爸们的语言描写,委婉地写出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少有陪伴,表现了他们毫无责任感。
B.第四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温暖的氛围,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C.第九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脸比作迷彩面具,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子相互嬉闹的欢乐场面。
D.文章语言质松生动,比如“新兵与他的连长”“战友般的情感”等,既生动形象,又与文章标题相照应。
2023-11-07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②天下事都是如此——

③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④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⑤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⑥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⑦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⑧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⑨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⑩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⑪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春在眼前了!

⑫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⑬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⑭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一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⑮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⑯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根据行文思路,将文中描摹的景象和作者情感补充完整。
景象:黄尘漫漫→____→海棠怒放
情感:盼望、失落→________
2.请从修辞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3.“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4.本文第③段以及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了北方的冬天,请分析两段文字中冬天的特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上的不同。
链接材料: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老舍《济南的冬天》)

5.结合文中关键句,谈谈你从文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2023-12-0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