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2482219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 完成下面小题。

输不丢人,怕也不丢人

(1)朋友问我:“你信不信轮回?”

(2)她说她上中学时,最怕父母与老师联系。每次考完期中考试,要开家长会了,她的心跳便会快一拍、慢一拍,混乱得如同思绪。不见得每次都考砸,有时候其实考得还不错,但还是想起来就莫名焦虑。

(3)到现在,她自己做了母亲,大事小事,总有要跟老师沟通的时候。仍然是,打开微信,在通讯录上找到老师的名字,她就听见自己的呼吸长一声、短一声,芜杂得如同心事。她对自己说:老师很忙,别打扰老师。她又惭愧,她明白这是借口。

(4)她的态度很明确:“我不是那么在乎小孩的成绩,考多少分我都不会怪他。而且就算小孩表现不好,老师也不会批评我,我有什么可紧张的?”

(5)我问她:“你当年对自己考试成绩的预期是怎样的?现在对孩子呢?”

(6)她害怕的,到底是谈话本身,还是这谈话的前因与后果?当年父母对她的不放心,现在她对孩子的不踏实;以前有多少她在学校的事不想告诉父母,眼下有多少家里的事她不想让老师知道。

(7)不妨承认,我们都是爱听赞美、怕听批评的人。哪怕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还是不想别人提起一分缺陷, 所以总是想逃避,却又因此更加自责:如果我努力做得再好一些,就不会这样了。

(8)其实不然,因为“不够好”永远存在。

(9)全班第一够不够好?不够,你在年级排第几名?全校第一够不够好?不够,贵校在全市是什么水平?全市的高考状元够不够好?进了大学才发现,也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10)所以承认吧,我们都是“不够好”的人,而且总要诚实地面对这“不够好”。

(11)我们要面对缺点,要面对挫败,要面对天外有天的现实。我们还要面对自己内心或轻或重的失落感、亦明亦暗的羡嫉感。这些是你脚底的砂石,每一步都刺痛你。可哪条路上没有砂石呢?

(12)然后怎么办?接受这“不够好”。

(13)一把头发,乍一看都一般长短、一样粗细,非得一一根根挑开来,才发现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就像我们每个人,总有值得骄傲的优点,也有很多拿不出手的短处。

(14)我们的焦虑有时是庸人自扰。我们常会为了身边人的失望而感到抱歉,但是,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们也会令我们失望,而我们早已原谅了他们。

(15)这一生中,还会有很多时刻我们将焦虑至极,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问问自己:“让我如此忐忑的坏的结局是什么?”

(16)我们可能会拖延,把明知正确却委实不想做的事拖到最后一刻;我们也许终此一生,都要在登台发言之前,先去上个卫生间,要缓解的,不是膀胱的压力,而是内心的压力……

(17)没关系,你以为在雨中疾跑的人,不怕那大颗的雨点吗?那说“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在出发之前不曾犹豫、软弱过吗?

(18)他们都和我们一样,同自己聊过天,两个自己都说很累,一个想远离,另一个却大声说“别退后!”然后,他们深吸一口气,开始或者继续做该做的事。

(19)一定要告诉自己:输不丢人,怕也不丢人,因为怕输而不出战,才是真丢人。只要曾经尽力一战,任何结果都能承受。

(文/叶倾城,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读第1-6段,说说朋友陷入了怎样的苦恼。
2.读第7-11段,说说我们该怎样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够好”。
3.读第12-14段,说说我们该怎样接受自己的“不够好”。
4.读第15-19段,说说作者认为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害怕做的事情。
【知识点】 议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面向未来,培植科幻文学肥沃土壤

郭峪良

①科幻文学兼具科学与幻想元素,能带给人好奇心、惊奇感的巨大满足。作家阿来说,科幻文学是科技时代的文学。科幻文学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克隆、太空旅行等创作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现实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科幻文学内蕴的预见性又启发着科学思维,让许多曾经的“科学幻想”变为现实,如《海底两万里》启发了潜水艇的改进。“一定”限制“程度”,严谨准确地表明     ①     

②近代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在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的推动下,虽历经起伏,但一直在前行,一直有读者,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中国科幻文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和作品。

③近年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嫦娥”探月、“羲和”逐日等工程中前沿科技的突破,激发了越来越多国人对未来的想象力、对科技的好奇心,进而大力推动了科幻文学的发展。科幻创作的类型、题材越发丰富。软科幻、硬科幻得到长足发展;科幻小说、漫画等在畅销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科幻文学“母本”转化效果明显,带动了科幻影视剧的投资热潮,进而拓宽了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科幻文学的创作群体也日趋壮大。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科幻网文作家达4万多人,其中“00后”占了70%以上。“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开阔视野和多元化创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今,中国科幻文学的规模令人惊叹,中国科幻文学领域成为最具活力的文艺领域之一。

④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生机,呼应着科技强国建设的蹄疾步稳。面向未来,为科幻文学培植肥沃的土壤,以培养更多优秀作者、催生更多优秀作品,这对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倡扬创新文化、探索精神,大有裨益。“蓬勃生机”照应了上文中有关中国科幻创作的类型、题材、规模等发展态势的内容。

⑤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为科幻文学培植出肥沃的土壤呢?

⑥首先,尊重科幻文学创作规律,为创作者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包容各种各样的新奇点子,鼓励科幻作者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挥洒想象力,编织缜密合理的故事逻辑线。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如何想象、思考人类这个整体的未来,如何看待人类与科技、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中国科幻文学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原因。

⑦其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气质,从屈原“冯翼惟象,何以识之”的“天问”发轫,中国人开启了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探索。《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因应着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不舍情怀。鲁迅先生所言的“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对于中国科幻作者在创作中想象世界与未来,体认中华价值理念、美学精髓,可谓箴言。

⑧再次,营造良好生态,构建完整的科幻产业链。以科幻文学为龙头,推动漫画、出版、影视、游戏、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优秀科幻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游戏,让原创者获得丰厚的版权回报,这可以形成正向激励效应。通过设立科幻文学创作基金、举办科幻文学大赛等方式,会聚更多创作者,鼓励产出更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创科幻文学。

⑨最后,推动青少年阅读科幻,筑基科幻文学未来,科幻阅读的价值,在于让人体验不同的世界。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的热度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此外,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部分学校开发科幻文学校本课程,让科幻文学与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未来,可以通过开设科幻文学创作课、举办校园创作比赛等,进一步释放科幻文学的教育功能,让更多学生成为科幻爱好者,培养其好奇心、想象力等核心素养。段到第段,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四个提示词,使这一部分主次分明。

⑩探究人类命运、建构价值体系,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1.用下图表示文章结构,图中A、B、C、D处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2.下列对“肥沃的科幻文学土壤”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B.完整的科幻产业链
C.独特的科幻文学气质D.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3.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充完整。
4.文章中的每一个材料都有相应作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段落材料作用
第②段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
表明了科幻文学的创作群体也日趋壮大
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部分学校开发科幻文学校本课程表明了近年来已有推动青少年科幻文学阅读的做法
2023-07-05更新 | 60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①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了。

②的确了不少。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纸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⑥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⑦有人说,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⑧其实不然。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与内容的,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⑨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⑩曾经翰墨书香,如今手不释。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⑪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还是,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选自2021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单句成段,简洁明了,删除后直接连到第③段不影响文章意思表达和段落衔接。
B.作者认为,读书变“轻”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不必人为对立形式之“轻”与内容之“重”。
C.第⑦⑧段运用对比论证,先举出片面性观点,再以“其实不然”鲜明地阐述辩证看法。
D.尾段连续引用三句古诗名句总结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呼应开头,深化论点。
2.“轻”阅读要如何做到为自己的人生“增重”?请从三个角度作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12-28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泠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2.选段中两个加点的“极端”能否去掉?为什么?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4.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0-11-29更新 | 3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