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2820935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欲其林(      )        (2)鸡犬相(      )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本文以渔人“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D.“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3.本文中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多次运用伏笔,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答之(     )
(2)不知有汉(     )
(3)余人各复至其家(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乙】

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之益,征为长史,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率:率直。②尽讦谟(xū 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贶(kuàng):赐予。④乞:这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翛(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船往迎(     )
(2)道以乞穷乏(     )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居 阳 岐 积 年 衣 食 有 无 常 与 村 人 共 值 已 匮 乏 村 人 亦 如 之
5.试比较【甲】文的作者陶渊明和【乙】文中的刘驎之有何异同。
2023-04-15更新 | 13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①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深究。②造:往,到。③吝情:舍不得。④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⑤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⑥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⑦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⑧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⑨俦:辈,同类。⑩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朴。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船/屋俨然
B.向所志/病终
C.便扶向路,处处之/匹夫不可夺
D.忘路远近/水陆草木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语段(一)中,“处处志之”的渔人为何最终“不复得路”?试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图景是怎样的。
2020-07-15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末段以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刘子骥的“规往未果”印证了当时关于桃花源的传闻是真实可信的。
B.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主要从热情好客、辛勤劳作等描写可见。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不仅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的珍惜,也为下文人们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看似闲笔却匠心独运。
D.《桃花源》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2019-10-03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