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2290578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先生名贲,字季长,自号丘园子,江阳人也。世习儒,少孤,力学,立身介洁。跬步一言,必循礼则。虽家童稚子,应对进退,不逾规矩。先生尤嗜酒,复喜藏书,自经史子集之外,凡奇诀要录,未尝闻于人者,毕珍收之,亦多手写焉。其间复混以名画、古琴,瑰异雅逸之玩,无所不有。虽年齿已暮,而志好益坚,目游简编,未少暂息。每谓所知者曰:余五十年,简册铅椠未尝离手。其勤至也如此。尝撰《太玄经义训》,功未就,寝疾而卒,年七十有四。《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其是之谓乎?

(选自《茅亭客话》卷十,有删改)

【注释】①介洁:品德高洁。②跬(kuǐ)步:古时一举足叫陡(半步),再举足为步。③礼则:礼,规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则,法则。④玩:可供玩赏的东西。⑤简编:简,竹简。编,古代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这儿泛指书籍。⑥铅椠(qiàn):铅粉笔与木板。古人记录文字的工具。⑦寝疾:寝,病卧。寝疾,生病,多指重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先生尤                         嗜:_______
(2)珍收之                            毕: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年齿已暮,而志好益坚,目游简编,未少暂息。
3.请结合原文,分析作者称程贲“高尚”的原因。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游:交游,来往。②欺:指多占便宜,③善遇之:友好地对待他。④齐公子小白:和后面的公子纠都是齐国的王子,两人争夺国君的位置,公于小白打败了公于纠成为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⑤进:荐举。⑥任政:执政。⑦九合诸侯:九次会集诸侯。⑧一匡天下:使天下归正。匡,正。
(1)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伯牙
在流水
③破琴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锺子期听   管仲谋也
B.已而鲍叔齐公子小白   管仲公子纠
C.以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及小白立,桓公
D.哉乎鼓琴   鲍叔终遇之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除了太山巍巍、流水汤汤,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两句。
方鼓琴而志在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乎若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乎若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是写朋友情谊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其区别。
2023-01-05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⑵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溪而渔 临:(     )(2)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      )
(3)机阱在前   虽:(       )
2.对两个文段中部分词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宴酣之乐”中的“酣”意为尽兴地喝酒,写出了太守宴饮宾客的欢快气氛。
B.“苍颜白发”中的“苍颜”意为苍老的容颜,写出了太守被贬而极度忧郁愁苦。
C.“仰天叹曰”中的“叹”意为感叹,表现了欧阳修对昏官的愤慨和对百姓的同情。
D.“惟谈吏事”中的“惟”意为只,表现了欧阳修勤于政务、心系百姓的作风。
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甲】文段中“太守之乐其乐”有两种理解:一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认为哪种理解合乎作者之意,请说出观点和理由。
5.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探究欧阳修的为官情怀和施政理念。
2023-02-24更新 | 1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古文阅读

赵普直谏太祖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用其人。

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得俞允。

(选自《宋史·赵普传》,有删改)


[注]①赵普:北宋政治家。②性深沈有岸谷:指性情沉着、严肃刚正。③龌龊循默:气量狭隘,拘于小节。④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⑤俞:答应、允许。
1.小夏在读古文时有几个字的意义不理解,请你帮他为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
(1)用其人          A.死亡       B.士兵       C.最终       D.停止                 (      )
(2)太祖恶其人       A.蔬食       B.白色       C.质朴       D.向来                 (      )
(3)朕不为迁官       A.坚固       B.坚决       C.稳固       D.巩固                 (      )
(4)得俞允          A.完毕       B.最终       C.竟然       D.直接                 (      )
2.小夏在阅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3.读了上面的选文,小夏和你都对古人的劝谏产生了兴趣。请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夏:战国的邹忌和宋朝的赵普都在劝谏君王,但是他们劝谏的方式大不相同。你看,这两篇史传选文标题就把他们的特点指出来了:邹忌劝谏的方法在于(1)“_________”;赵普的劝谏突出特点是(2)“__________”。
你:《赵普直谏太祖》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君臣的两次冲突,不仅让我看出赵普(3)______的个性,还看出宋太祖是一位(4)_______的君主。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是中国古代史传的特点哦。
2021-02-07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