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292281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徐霞客游记》

1.文中“余强卧至午起”中“余”的意思是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
3.山川美景,养人心性。请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飞翼楼记

柯灵

古越飞翼楼,建于春秋末叶,距今二千五百年,史笔煌煌,载在典籍。其时天下鼎沸,列国兼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败北,入吴称臣,蓬首垢面,忍辱负重,奴役三年,获释生还,重履故土。一时百姓欢呼,群臣称庆,上下一心,誓使山川重秀,日月更新。范蠡受命筑城立郭,观天文察地利以百里之封建千秋之业。更筑飞翼楼于卧龙山巅,以象天门,压强吴。勾践劳身苦行,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达复国兴邦、报仇雪耻的宏愿。历史的可贵,正在于瑰玮博奥,发人深省。吴宫麋鹿,越社丘墟,封建霸业,早已成尘。五湖烟水,范蠡机先。金阊舞歇,浣纱石在。伍员惊涛,文种伏剑。波谲云诡,动魄惊心。而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壮烈精神,发扬光大,蔚然成中华民族之魂。盛衰倚伏,宇宙清宽,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飞翼楼栉风沐雨 ,早已完成历史任务。当此改革开放之会,世纪交接之秋,鸠工新建,重见崔巍,承前启后,戳力新猷。稽山苍苍,镜水盈盈,天长地久,共证同心。时一九九八年初夏,勒石为记。


[注释]①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绍兴斗门人。②距今二千五百年:飞翼楼建于公元前490年。③勾践败北:公元前494年,越攻吴,夫椒(今江苏太湖境内)之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率五千成兵退守会稽山。④重履故土:勾践夫妇与大夫范蠡于公元前492年人吴为囚奴。公元前490年被释放回国。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身苦行______
(2)风沐雨_______
(3)工新建_______   
(4)戳力新______
2.试着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
观 天 文 察 地 利 以 百 里 之 封 建 千 秋 之 业
3.材料中出现多个典故,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你还能找到哪几个典故?
4.阅读本文后,再结合自己已学过的相关铭文,你对铭文又有什么新认识呢?
2020-08-25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勾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暮冥冥(         )          (2)人之,亦嚣嚣 (         )
2.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古 之 人 得 志 泽 加 于 民
3.翻译下列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_________之情。
5.“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2024-01-09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B.若夫日出而林       霏:弥漫的云气
C.泉香而酒                 洌:寒冷
D.杂然而前             陈:陈列,摆开
2.下面句子中的“也”字,表达陈述语气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仿佛一个全景镜头,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
B.第②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作者抓住了早、晚、春、夏、秋、冬数个时间节点来写,都是一笔带过,生动传神。
C.最后一段写日暮外出。这一段在叙事中,融入了更多议论和抒情,托出全文的主旨。“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寥寥八个字,写出了宴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2021-01-10更新 | 3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