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229415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褪色

钱春华

①坐火车、转汽车、走山路,德福老汉凌晨五点出发,走到月亮升起,终于赶到了儿子大兴所在的炮兵部队。

②德福老汉一直觉得,他的大兴和大炮最相配——大兴帅气,大炮威风。一想起大兴与大炮站一块的画面,他就一身豪气,感觉不到疲惫。

③爬到山坡上,他便能看到儿子部队所在的营地了。德福老汉坐下来,打算吃一个馒头再走。朦胧月色下,有人嘴里啰啰地唤着,赶着一头猪出现在山坡上。

④只听那赶猪的人说:黑花呀,你就待在这山林里,自己找草药吃,过上十天半月,我来看你。虽然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德福老汉也没多想,只看了看那头猪,形销骨立的,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不过德福老汉喂猪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他冲着赶猪人说:这猪有病,但还可以救活。

⑤赶猪人明显一顿,赶着猪快步来到德福老汉跟前,叫了一声:阿爸!

⑥德福老汉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不是儿子大兴吗?他疑惑地说:儿子啊,你怎么跟猪打上了交道呢?

⑦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

⑧德福老汉却大声嚷嚷着:你喂猪有什么出息?那不跟我一样吗?

⑨大兴说:阿爸,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啊!

⑩他们的大声嚷嚷,惊动了营队里的人,连长和司务长跑了过来。连长说:大兴,你不是赶猪上山了吗?怎么在这里跟人家吵上了?你们在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

⑪大兴忙敬了个礼,说:报告连长,这是我阿爸,他从厦门老家来看我。

⑫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连长好,我们正在讨论治猪病的方法。你们看,这山上的泥土和杂草都有利于猪的康复。大兴说得对,把病猪丢到山上,让它自己吃草药和野菜,就能恢复健康。

⑬大兴瞥了一眼阿爸,明白阿爸还是支持自己的工作的。

⑭德福老汉在连队里住了两天,教了儿子不少养猪的技巧,部队领导都很感谢他,最后他开开心心地回了老家。过了半个月,那只病猪真的养好了病,自动回营了,后来还被养成了年猪。大兴因为养猪任务完成得好,被提拔当了班长,还评上了先进个人。

⑮第二年,大兴开始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还发明了一个让猪长得快的办法,他养的猪,只只能在一年里就长到180斤以上。到了年底,因为养猪的表现突出,大兴又立了一个三等功。

⑯大兴复员后,回老家承包了他家附近的三座山头,种果树的同时,还进行山猪养殖。一到傍晚,三座山头的几百头猪就嗷嗷叫,等待全天最后一餐的投喂。时间久了,人们风趣地将这个情景称为三猪鼎立。受此启发,大兴便给自己的养殖场更名为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

⑰他的养猪事业红红火火,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高度重视,附近各村都闻风前去观摩取经。因为富有养猪经验,又擅长给猪治病,大兴先被调到镇上的畜牧所上班,又被调到县里畜牧公司,三年以后,进了市畜牧局,十年后甚至当上了副局长。

⑱退伍二十年时,大兴邀请当年的几位战友来厦门做客。回忆起当时大兴赶病猪上山的事,连长说:大兴啊,其实我外婆也是厦门人,我八岁前都跟着外婆住,所以我听得懂你们的话。那时你阿爸明明在责备你养猪没有出息,看到我和司务长来了,却说是在教你怎么给猪治病。你有一个好阿爸。

⑲大兴微笑道:我知道您当时装作听不懂,是不想让我们尴尬。我当时也是立了态,非要在养猪这个事情上,干出名堂来。

⑳连长和战友们看着大兴家门上方挂着的军烈属光荣牌,问起他家有几个人参过军。

㉑大兴说:我祖父是红军,烈士。我阿爸因为视力不好,没能参军。但他把我送进了军营。我的女儿、儿子都参过军,退伍后,接手了我的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他们现在除了帮助乡亲们致富,还定期联合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公益活动,以粮食和猪肉慰问军烈属和孤寡重病老人。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阿爸过世时,也特别肯定了我的选择。

㉒连长说:退伍不褪色,你做得很好。

㉓此时,附近那三座山头的猪又嗷嗷叫了起来,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金羊网”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1.通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德福老汉是如何看待儿子大兴的职业选择的呢?完成下列表格。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⑫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
4.文中的大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就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替小优阐述理由。

小翼:我认为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大兴养猪记》,朴质而简明,写出了大兴在部队时负责养猪并学习养猪技能,在退伍后兴办养猪事业,以此回馈社会,实现了社会价值。

小优:我觉得《不褪色》作为标题更好。因为______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吹牛大王”航天记

①我,因为爱说大话,人称“吹牛大王”。但我的本领可不是吹的——我是大名鼎鼎的宇宙冒险家、卓有成就的“老伙计”号宇宙飞船船长。

②虽然我聪明绝顶,但是如果没有我的左膀右臂罗木和乔乔,我也一事无成。罗木是我的侄儿,他学识渊博,大脑十分灵光。我的另一位助手是来自火星的猿人乔乔。他身高3米,双手过膝,力大无穷,是我们有力的后勤保障。

③怀着对太空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热情,我、罗木、乔乔乘坐“老伙计”号宇宙飞船到太空探险。

④这天,我正躺在软椅上打盹,罗木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只有乔乔在操纵台前注视着前方。“嘟——”飞船的警报器突然传出揪心的响声,墙上的红灯闪烁着。

⑤“有情况!”我从椅子上跳起来,向窗外看去——一头宇宙鲸鱼正摆着尾巴,向我们的飞船靠近。它头大尾小,皮肤光滑黝黑,大脑袋上喷着银色的气柱,牙齿整齐雪白,蓝眼珠像两盏闪闪发光的探照灯,一张口竟将一颗小行星整个吞了下去。

⑥“快撤!”我高喊了一声。

⑦乔乔神情慌张地摇动着操纵杆,“老伙计”号迅速掉头。然而,宇宙鲸鱼已经盯上了我们,它的速度比我们要快得多。前方是迎面扑来的流星雨,宇宙鲸鱼根本不躲闪,任凭流星砸在它身上撞成碎片。眼看它离我们更近了,这次我们怕是在劫难逃。“让我来驾驶飞船,你去发射太空鱼雷对付它!”我镇定下来,从容不迫地接过乔乔手中的操纵杆。一颗颗太空鱼雷拖着火光从“老伙计”号的尾部喷出,射向宇宙鲸鱼。可是,太空鱼雷打在宇宙鲸鱼身上,就如同泥丸子砸在石头上一样。太空鱼雷“轰轰”作响,火光四射,宇宙鲸鱼却安然无恙。宇宙鲸鱼向我们张开了血盆大口,一股强大的吸力将飞船连同周围的流星、石块一起吸进了它的巨口。

⑧飞船开始剧烈地颠簸,我的五脏六腑都要被颠出来了。“老伙计”号已经失去控制,穿过一个巨大潮湿的洞穴(宇宙鲸鱼的口腔),滑入一条肉红色的、蠕动着的、巨大的管道(宇宙鲸鱼的食道),尽头是无底的深渊(宇宙鲸鱼的胃),有岩浆似的液体在里面翻滚。刚才被它吞进腹中的那颗小行星如同一块泡在水里的饼干,正被宇宙鲸鱼的胃液软化、分解、消溶……

⑨“太可怕了!”乔乔大喊一声……于是,他迅速调整情绪,重新握紧操纵杆,飞船在他手中渐渐平稳下来。

⑩就在这时,我打了一个喷嚏。正是这个喷嚏让我想到了一个拯救大家的妙招。

⑪“胡椒粉,快去拿胡椒粉!”我对罗木大声喊道。

⑫罗木冲进厨房,拿来几个塑料瓶子,慌乱中已分不清哪一个是装胡椒粉的了。

⑬“物质复制机呢?”我又问道。

⑭物质复制机是罗木发明的杰作,它可以将任何物质在短时间复制出成千上万份。罗木一股脑儿将几个塑料瓶的粉末都倒进物质复制机。不一会,好几麻袋的粉末被复制出来。

⑮“乔乔,快打开舱门,把这些粉末倒出去!”我命令道。胡椒粉呛鼻的气味在宇宙鲸鱼的胃里弥漫,肉红色的食道突然剧烈地扭曲、收缩。

⑯“啊————”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宇宙鲸鱼打了一个喷嚏。“老伙计”号打着滚,连同黏稠的唾液,被宇宙鲸鱼喷了出去。

⑰“得救啦!”我们成功逃出鱼腹,欢呼了起来。

⑱透过舷窗,我又看见了浩瀚的太空、梦幻的星云、以及前方闪闪发亮的星星……我们从未觉得太空景色如此亲切、迷人。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4期,有删改)


(1)请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⑨段乔乔大喊一声后会想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展开想象,以第一人称补写他当时的心理(50字左右)。
(3)你觉得他们能够成功遨游太空,谁最功不可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备选人物:吹牛大王             罗木             乔乔
(4)你觉得他们脱险后还会继续他们的探险吗?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原因。
2023-07-10更新 | 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界河

【希腊】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公尺内为禁区。

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偷偷潜下河的是一位中士。一天早晨,中士下河潜入水中。不久当其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河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一听到潺潺流水,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现在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却是……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的河水声萦绕在他的耳际,仿佛家乡节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丝安宁。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其他的士兵正睡得很香,最后,他也渐渐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起先,他似乎见到了它——一条河。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一瞬间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肤色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可是他没有能朝他跑去,因为一只无形的手仿佛紧紧攫住了他的后背。

他醒了过来,精疲力竭,天还没有亮……

终于来到河边。他停下脚步注视着它。瞧这河!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他们的一种幻觉,一种错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一俟他赤裸的身躯进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颗子弹刻下的疤痕的肉体,顿时感到变成了另一个人。无形中,宛如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他时而仰泳,时而侧泳,任凭自己随波逐流。他还不时进行长长的潜泳。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果真抓住了!他恰巧就在树干边浮出水面。真是太妙了!可就在这瞬间,他发现约在三十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仔细看清楚。对方也看到了他,也停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

倏地,他一下子又恢复了原来的自我——一个经历了两年半战火洗礼的士兵。

他无法断定面对他的那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战友,抑或是那边的人。他们都惊得呆若木鸡。一个喷嚏打破了平静的僵局。这是他打的喷嚏,像往常一样很响。紧接着对方开始向对岸快速游去,他也分秒必争。两人使尽全力游向自己的岸边。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了枪。还好,对方刚出水,正朝自己搁枪的地方跑去。

他举起枪,开始瞄准。对他来说,要打中对面的脑袋实在再简单不过的了。对方赤裸着身子在约二十米的地方奔跑,这是极易瞄准的活靶子。

不,他没有扣动扳机。那边的人就在对岸,恰似娘胎里出来的一样,赤条条一丝不挂。他站在这边,也赤裸着身子。

他不能扣动扳机,两个人都是赤条条的,赤条条的两个人,一丝不挂。没名没姓,没有国籍,没有穿咔叽布军装的自己。

他不能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河并没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当对岸枪声响起时,他只是瞥见有几只鸟被惊起。他倒了下去,先是颓然跪下,随之整个身子直挺挺地扑倒在地上。

1.从全文看,小说开篇叙述司令部的命令及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试概括小说中“他”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3.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综合概括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019-03-19更新 | 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锅碗瓢盆和谐曲

安谅

①老傅师傅是明人的忘年交,他告诉了明人这么一个家庭故事。

②那天,老傅师傅老俩口饭后散步回到家,老伴径直走进厨房,“咦,刚才一水池的锅碗瓢盆哪里去了?”再扫视了一下厨房,见铁锅搁在熄了火的灶头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老伴心里便生出些欣慰,媳妇终于动手洗碗了。

③儿子和媳妇不和老俩口住。他们只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他们,自然也蹭上一顿午餐或晚餐的。之前吃完了,也就说声“拜拜”就告辞了,留下满桌的杯盘狼藉。老伴也不怪他们。他们来,就是老俩口快乐的时光。

④可近年来,老伴干点活就时常累得腰酸背痛的,留学回来的小孙子察觉到了。每餐之后,他便主动去洗碗,让奶奶坐着休息。这把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⑤儿子目睹儿子这般懂事和主动,就坐不住了。有几回,饭后,他见儿子站起收拾碗筷,也连忙站起身动起手来,帮着甚或抢着把锅碗瓢盆洗刷了。

⑥这两天晚上,儿子和孙子都外出了,媳妇来吃饭。演员出身的儿媳,一双手自皙而细嫩,早知道不是于这粗活的料。可婆婆毕竟年老体弱了,她总不至于熟视无睹吧?

⑦这天晚餐后,老俩口把锅碗瓢盆都搁置在水池里,也不急着洗涮。他们对儿媳说,他们想去小区溜达一会,这有意无意地留下了一段空间余地。

⑧“你觉得媳妇会洗碗吗?”在楼下溜达,老伴还幽幽地问了一句。老傅很洒脱:“我看会,就是不洗,也可以理解。反正都是我们的孩子,别为此郁闷呀。”“那当然,都干了一辈子,我会用什么怨言。他们毕竟是孩子。”老伴也宽谅地一笑。

⑨没想到,水池里空空如也。媳妇竟然真把碗筷清洗了,她心里好不高兴。

⑩连着几天,老俩口饭后散步回来,水池里的碗筷都不见了,媳妇真不赖呀!老婆婆心里感慨着。

可渐渐地,老伴发觉了异样,怎么碗橱里的瓢盆少了?老傅师傅说:“你真是脑袋瓜子坏了,怎么好这么猜测怀疑什么呢?碗筷又怎么会少呢,吃饭也吃不下去呀?”他笑呵呵的一番话,把老伴也逗笑了。

后来的一天,她把碗盘点了点数。过几天,又暗暗点了点,还诚如老傅所言,一个都不差。她内心责备道:“自己真是老糊涂了!”

这天,儿子来了,白天出去了一会,带回一个沉甸甸的挎包。她不小心碰了一下上儿子大惊小怪地竟把挎包挪开了。老伴怕儿子在外惹事,他大小也是个官儿,拿了不该拿的,是她和老傅最忌讳,也是反复督促提醒的。

她趁儿子,上厕所,打开了挎包,竟是一叠簇新的碗盘,和自己家里常用的式样花纹都一模一样。她没吱声,但到晚餐后散步回来,她发现那只挎包空瘪下去。她很纳闷,儿子的碗盘变戏法似地哪去了?

她心生纳闷,可是见儿子、儿媳都还忙着洗刷水池里的锅碗瓢盆,脸上的笑,又如水波一般荡漾了。

有一天,儿媳不好意思地对婆婆说,我做错了,还望妈妈别生气哦。她皱眉了,媳妇做什么了,怎么向她道歉?这些天,锅碗瓢盆都是她和儿子洗的,碗橱里碗筷放置得整整齐齐的,好像不少还被洗涤得更加新了。

她与老傅卧室里咬耳朵。老傅才托出了谜底:儿媳怕洗碗,曾经把没洗净的碗盘扔到户外。老傅在室外溜达时发现了被丢弃的碗盘。他没吱声,怕老伴生气伤神。只是悄无声息地买了碗盘补充进去。结果,儿子回来也发现了,说了儿媳,还把爸爸买了碗盘补上的事,也都说了,自己也买了一叠碗盘。儿媳深感羞惭。

一切都风平浪静。谁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可饭后,抢洗碗筷的事,在三代人之间时有发生。

老傅师傅叙述着,明人耳畔仿佛响起了悦耳柔和的乐曲声。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4月7日)

1.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与结局部分的内容?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作答。
(1)演员出身的儿媳,一双手白皙而细嫩,早知道不是干这粗活的料。(此句话含义丰富,在情节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任选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批注)
(2)她不小心碰了一下,儿子大惊小怪地竟把挎包挪开了。(请简析儿子“大惊小怪”的原因)
3.写留学回来的小孙子主动帮奶奶洗碗有哪些作用?
4.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含义?”
2020-03-2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