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30 题号:31961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        )
(2)或二者之为(        )
(3)众客之如响(       )
(4)中有献鱼雁者(        )
2.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哀溺文

柳宗元

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二处,将原句和答案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3.结合选文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2021-01-23更新 | 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宋公作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1.文中“不鼓不成列”中的“鼓”与下列哪一项“鼓”的意思相同(     )
A.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
B.师旷鼓琴
C.公将鼓之
D.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2.下列属于宋公的性格特征的是(     )
A.懂军事,善于作战
B.迂腐、固执己见
C.镇定自若
D.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018-05-08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二)

隋文皇帝时,大宛国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仁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马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节选自张《朝野佥载》)


注:①敕:帝王的诏书命令。②挽硙(wèi):拉磨。③齿口并平:指马老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                  材: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请简要分析文章是怎样借“伯乐”和“千里马”表现文章主旨的?
4.两个语段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请结合两个语段,谈谈“伯乐”的重要性。
2022-07-16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