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其他现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9 题号:4293914
议论文阅读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4.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知识点】 其他现代作家 立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幸会,妈妈

(张春)

①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②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动画片《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⑤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⑥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⑦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那时我已经30岁了。

⑧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⑨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瘀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不死心,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⑩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时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妈妈是一名会计,“心算精确到个位数”,写出了妈妈是个斤斤计较、精于算计的人。
B.“我”已经30岁了,妈妈“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写出了妈妈年纪大了。有点老糊涂了,让“我”怜惜。
C.爸爸病倒住院,妈妈在医院陪护,“竟然还胖了些”,说明妈妈情绪上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她很乐观。
D.“我”得了怪病后,妈妈从未放弃,“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写出了妈妈超乎寻常的爱女之情。
(2)对第⑩段中画线的妈妈有关“走路”感悟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人生恰如行路。目标确定后,就要放下包袱,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B.行走在人生道路上,要不快不慢,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坚定地走下去。
C.妈妈年轻时腿脚好却不注意脚下的路,所以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如以前,走不了快步,反而很会走路了,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D.妈妈借“走路”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是为了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人生更有意义,更快乐。
(3)文中“妈妈”教女有方。请概括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你的妈妈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请概括并列举一例。
2021-11-29更新 | 1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相互依偎的温暖

(苔米)

①我家刺猬生宝宝了。那一天,猬猬完全不吃不喝,躲进窝里不肯出来。我很纳闷,她到底怎么了。第二天中午,我们听到一阵微弱的吱吱声,像受伤的小鸟。儿子迫不及待地去看,猬猬的身后多了两只粉红色的肉团,他们暖暖地互相依偎着,像粉红色的海参。

②对我来说,养宠物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儿子一时兴起,却会成为我的日常事务。那么最好不要太脏,不能麻烦,互动要少,万一往生了也不会太难过。选来选去,我们决定养刺猬。

③最先接回来的是女生,叫猬猬。猬猬生于宠物店,我在一大堆毛刺球中一眼相中了她。她蜷缩在角落,毛色偏白,体形丰满。我们为她布置了一个最大号的整理箱,放上食盆和水壶。她很聪明,很快就熟悉了家里的环境。我早出晚归,她昼伏夜出。每个夜晚,她安静而孤单地闲庭信步,像个公主。儿子总是对我说,你看她多孤单啊,再买一只吧。

④经不起儿子的反复劝说,我又订购了一只。男生来路迢迢,由苏州经快递小哥送达。盒子打开的时候,他惊慌失措,瑟瑟发抖,蜷缩成一个小球。儿子管他叫刺刺。

⑤过来人说得一点没错,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对待刺刺,我们漫不经心得多。我不再百度搜索刺猬的习性,不再关心他白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刺刺比猬猬活跃,他努力地在整理箱的每个角落留下自己的印记。他去固定的地方吃食喝水,坚决不肯去固定的角落里排泄。

⑥和人类一样,生生不息,用繁衍的欢乐抵抗虚无,这是本能。新来的家庭成员给大家带来了无穷乐趣。小刺和小猬一天天长大,从粉红色变成灰白色,软刺也变得坚硬起来。猬猬总是把两只宝宝牢牢地挡在身后,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有几次我试图拍张刺猬宝宝的照片,没等我靠近,猬猬咻地一下支棱起全身的刺,不断哼哼。母爱是天性,她在拼尽全力保护她的孩子。

⑦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们发现刺刺不见了,整理箱里只剩下三个毛线团。我们翻箱倒柜,终于在沙发下发现了他,他自在地躺在角落,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爬出整理箱的,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这个寻找刺猬的游戏让我们焦虑地玩了好几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刺刺大概是摸熟了环境,他每晚逃走,又会在清晨准时爬回自己的窝,安静地等待我们去发现他。他到底在做什么呢?是为自己寻找自由还是为母子寻找食物?我更愿意相信后者。有时候动物比人类更有感情,哪怕他们不说话。

⑧与刺猬的互动完全超越了我最初的设想,这一家四口成了我们的牵挂,早也问候,晚也请安,投食换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谁说刺猬没有感情呢,他们就像幸福的一家人,互相关照,互相依偎。对于我们,他们竟然也卸下了软猬,有时,甚至容许我们去摸摸刺。

⑨如今究竟是谁离不开谁,又是谁在陪伴谁?谁也说不好。但我深信,那是互相依偎的温暖。

1.根据文章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事件

我的心理

那一天,猬猬不吃不喝,躲进窝里不肯出来

(1)

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们”发现刺刺不见了

(2)

早也问候,晚也请安,投食换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3)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⑤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文中称呼小动物猬猬为“女生”“她”,称呼刺刺为“男生”“他”,请你揣摩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称呼而不是用“它”。
5.本文以“相互依偎的温暖”为题,有什么好处?
2022-01-24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古董商马爷

余显斌

①马爷也就五十来岁年纪,身板笔直,一点儿也不老,可人人都喊他马爷,喊着喊着,马爷的名声,也就传了一条街,继而传遍整个鹭岛。

②马爷开着一处古董铺子,在桥的另一边,一片绿色掩映着,木门搓了核桃油,上了生漆,红润润的,一片古朴雅致。马爷的生意很红火,人来人往的。红火的原因,大概是马爷为人宽厚。一次,有人拿了一个酒壶放在柜上,说要一万块钱,等着急用。马爷走过来,拿起壶看看,袖中伸出三根手指一笑道:“给三万。”他解释,这壶是明朝的,值这个价。说着,马爷慢慢用绵纸擦着壶底,擦着擦着就擦出了一点隐隐的字迹,蘸了墨一拓,是“嘉靖”两字。他告诉对方,这是老古董,反悔还来得及,实在要卖,三万块。对方见了,连连鞠躬感谢,拿了三万块钱走了。

儿子埋怨说:“爸,你咋告诉他实情啊?”

④马爷回头看看儿子说:“咋的,想昧良心啊?”

⑤马爷的生意红火,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业内高手,啥古董到了他的手里,看看,摸摸,嗅嗅,或者敲敲,是真是假,什么朝代,一清二楚,很少有错。

⑥就说那次吧,鹭岛古董权威张老板来访,两人坐下,一人一杯绿茶,一边随意地啜着,一边谈天说地,很是投机。然后,张老板慢条斯理地拿出一把折扇,唰地一声打开,檀香扇骨,白绢扇面,上面填词一首道:“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旁边有兰草数茎,修长如带,随风摇。几朵兰花,绽放如蝶,清淡雅致。张老板微笑着解释,近日行走老街,淘得一明清闺阁折扇,打开一看,竟然为河东君柳如是手书,不胜欣喜,特意携来,与兄共同品赏。

⑦马爷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细细一看道:“张兄大概早已看出此为赝品了吧?”

⑧张老板眉毛一挑,低声问道:“怎讲?”

⑨马爷吱儿喝一口茶,侃侃而谈,明清闺阁折扇最是典雅精致,为扇中极品,其中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李陀那的,扇面书法或娟秀,或工巧,或清新,千金难求。可是,柳如是的则反之,河东君虽为红粉佳人,却有壮士之气,健儿之志,故其字虽娟秀,却内含筋骨;表面虽柔美,内里却不失端庄方正,有王昭君出塞之势,公孙大娘舞剑之韵。而此扇书法秀媚,低徊掩映,绝非河东君的。

⑩“就这点?”

“河东君擅画楼台高柳,绿水长天,兰花小品,非其所长。”

张老板听了,放下茶杯,站起来对马爷拱手一礼,呵呵一笑,挥手而去。此后见人就说,这个马爷,是个业内高手,让人佩服。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另一件事。

那天早晨,雾气浓浓地蔓延着,遮着房子、街道和树木,也遮着来去人影。马爷早早起来,提着个袋子,和儿子一起走出去。这时,一辆三轮车驶来,从他身边擦过,人没挨着,他手里的袋子却被撞着了。咔嚓一声响,打开来一看,里面的那个罐子碎了。开三轮车的忙跳下来,用手掌搓着衣服,连连说对不起,多少钱,我赔。马爷的儿子在旁边气呼呼地道:“你赔?你以为这是……”马爷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拦住他的话头,笑着道:“值不了几个钱,也就是一个腌菜坛子。”

开三轮车的听了,吁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问多钱啊。

马爷想想道:“给一百块吧。”

那人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包,仔细打开,找出一把票子凑够一百块,放在马爷手里,连连拱手,转身上车走了。马爷儿子等着对方走远了,不满道:“爸,那可是几万块钱的一个康熙朝的罐啊。”

“几万块钱在我们不算啥,在他就是一年的收入,如果要赔,这一年他家咋生活?”马爷问儿子。

“可你为啥又要一百块钱啊?”儿子不解。

“免得他心存愧歉啊。”

(有删改)

1.看拼音写汉字   随风摇yè(            )
2.“拱手”除了是一种礼仪动作,在特定情境中也可传递出人物的心情。小说第段中张老板的“拱手一礼”表达了他_________;第段中三轮车夫“连连拱手”是为了表达_______
3.小说第段开头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马爷受人尊敬的三件事

特点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为人厚道
面对有意考验品鉴眼光的张老板,(3)___________(4)____
面对撞碎康熙朝罐子的三轮车夫,马爷谎称它是腌菜坛子只要赔一百块。(5)_____

2021-11-19更新 | 2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