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古代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5119418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固:使……稳固。          远:使……流得远。     浚:疏通,深挖。       人君当神器之重: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       居域中之大: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          ①而死于乐也                       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喻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②引失义(《出师表》)
C.国          恒亡                                 ②去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D.任          ①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重而道远(《论语》)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语段(一)中作者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受哪些艰苦磨难?(用自己的话回答)
4.比较分析(一)(二)两个语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秦时妇人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
       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⑥有人形骸⑦如此?”僧曰:“我事⑧佛。佛须摈落⑨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⑩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⑪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注释】①客僧:外来和尚。②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③权:权且,暂且。④法朗:和尚法号。⑤赍:携带。⑥宁:难道。⑦形骸:形体。⑧事:侍奉,供奉。⑨摈落:剃光头。⑩自:本是。⑪弊:压迫。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恬 多 使 妇 人 我 等 不 胜 其 弊 逃 窜 至 此。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便还家(            )                            (2)无论魏晋(            )
(3)并草叶(            )                         (4)僧言之(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有汉 / 汝何人B.病终 / 遂洞入
C.皆出酒 / 初草根D.如外人 / 逐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顾笑曰:“语甚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5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及岳为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数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悦平,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让,太祖弗许。

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进爵乐川郡公。

(《周书•赫连达列传》有删减)

1.下列句中的“而”与“劳不酬”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时习之B.濯清涟不妖
C.康肃笑遣之D.潭西南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对“迎太祖”的问题上,赫连达认为应该以保全兵力为上策,最终平定陈悦。
B.赫连达阻止了欲掠村民的军士,并对村民加以安抚,百姓都高兴地归附与他。
C.宇文泰十分赞赏赫连达,在肯定了诸将的同时,表扬了赫连达的重要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赫连达的英勇。
D.赫连达为政清廉俭约,把私人的绢帛用在边境的安定和睦事业上,甚至在别人劝说他使用官物办理时,他也婉言拒绝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此公不   济:_______
②达   固:_______
进爵乐川郡公   寻: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
②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
2022-12-11更新 | 11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戎事。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征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

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在。


【注释】①)举孝廉: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②猇亭:今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区,“夷陵之战”即发生于此。③庲降都督: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官。④越巂(xī)郡:古代郡级行政区。⑤张嶷(nì):字伯。⑥诙啁:戏谑逗乐。⑦丧庭:灵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败绩猇亭(败绩:大败)
B.忠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率:带领)
C.流尽哀(涕:鼻涕)
D.迄今在(犹:仍,还)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2)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
3.合选文,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马忠的“贤”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021-04-24更新 | 2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