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下面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水皆(piào)碧
B.泠泠(lěng lěng)作响
C.嘤嘤(yān yān)成韵
D.鸢飞(lì)天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天山(           )②猛浪若(           )
③千转不(           )④窥谷忘(           )
(3)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作者对富阳江沿途风光的印象和评价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海南专用)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又作“保俶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昭庆:寺庙名,故址在宝石山麓。④娥:美女的黛眉。⑤东阿王:三国时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作《洛神赋》。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四俱备方法提示解释
(1)四俱备词语推断法:四更替_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语境推断法_______
(3)即小舟入湖查阅词典法:①船桨。②用桨划船。(摘自《古代汉语词典》)_______(填序号)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甲文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弦外之音。
4.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都各有神韵,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024-06-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市第三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①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②膏:肥沃。③娟然:美好的样子。④靧:洗脸。⑤掠:梳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          )数友出东直(       )
2.选出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     
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明月都看不见。)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3.请用“/”标示划线语句的语意停顿(三处)。
于 时 冰 皮 始 解 波 色 乍 明 鳞 浪 层 层 清 澈 见 底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5.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甲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 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6.【甲】【乙】两文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释】①履巉岩:踏着险峻的山岩。②披蒙茸:拨开纷乱的野草。③踞虎豹: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④冯夷:水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虽乘御风     _______________          (2)清峻茂 _____________
(3)盖二客不能_____________.        (4)而登舟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3.【甲】文写三峡四季的景物,不仅极善突出景物特点,还给人迥乎不同的感受。请结合选文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季节春冬
景物特征A潭深水碧万物萧条
感受惊心动魄和缓舒畅B

4.【甲】【乙】两文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有对声音的描写,请说说其共同的效果。
2024-06-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二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初游辨词义。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虽乘御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观夫巴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游明句义。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沿溯阻绝。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赏游品声情。《三峡》和《岳阳楼记》中都有对猿声的描写,请结合选文,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不同情感。
2024-06-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也。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霄汉,辩其优劣耳。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节选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

【注释】①居治:政府机关所在地。②笥(sì):一种盛饭食、书或衣物的竹器。③颓岩所余:崩塌后留下的石峰。④竦桀(jié):高峻。⑤岷、峨:岷山、峨眉山。⑥衡、疑:衡山、九嶷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     )       (2)虽乘御风(     )
(3)无恒(     )       (4)更霄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3.【甲】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写出了三峡的突出特点,也表现了四时景物之美,这其中有极其严密的逻辑性,请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布局的?
4.甲乙两文写山采用了不同的手法。请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
句子表现手法作用
【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______
【乙】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______突出大巫山的山势之高的特点
2024-06-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答谢中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乙】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是州,恒惴栗其檃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注】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僇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檃(xì):同“隙”,指空闲时间。
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其檃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晓雾将       歇: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
(3)是州       居:____________
(4)而起       觉: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4.请赏析【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乱”“竞”的妙处。
5.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别概括这两篇文章所寄寓的情感。
8 . 生活在山水之间,寄情于天地万物,让性情荡漾于山水,让生命陶醉于自然,人在自然中,自然在心里。仰视群峰高插云霄,俯视流水九曲连环,湖光山色滋润了眼睛,画山绣水浸润着心灵,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美文。
【甲】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有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

【注释】①宛转:宛转前行。②据:高踞。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经纶世务者。            (            )
(2)山间之四            (            )
(3)绝顶文殊台          (            )
(4)山冈西北溯溪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
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
4.从【甲】文泉声清脆,到【乙】【丙】两篇文章写山水美景,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景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乙】【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024-05-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班级举办了“阅读传统经典,学习先贤美德”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积累字词。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雾将歇 家喻户B.夕日颓 跃跃
C.春和明 良辰美D.宠辱忘 白头
2.疏通文义。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翻译:_______________
3.揣摩写法。传神的景物描写是散文的主要特点,历来为人称道。上面两文中的画线句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任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三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泉西流,汇为小洼,莹澈泓澄,毫发不隐。繁鱼数尾,洋洋往来,如行琉璃瓶中。洼左大树离立,极怪伟;倒影入水中如画

(节选自宋濂《游五泄山水志》)

【注释】①小洼:亦作“水洼”。低凹积水处。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中的“连”是不间断、连续、连接的意思,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连绵不断的特点。
B.“沿溯阻绝”中的“溯”是顺流而下的意思,写出了三峡夏季水势之大、水流之急。
C.“则素湍绿潭”中的“素”是白色的意思,以“素”饰“湍”,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水明净轻快的特点。
D.“西”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是名词作状语,向西的意思,互为印证,“泉西流”中的“西”也是向西的意思。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孙绍振评价《三峡》:“豪情之美、雅趣之美和悲凉之美乃构成‘三峡之美’主题的三重变奏。”请结合甲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下面甲文段中的句子和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写景时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24-05-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