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5366368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即请孔明同去看病。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1.选段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              
2.周瑜因风卧病,孔明道破心机,并为其献计。瑜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这是哪个角度的描写?由此可以看出孔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赤壁之役,得力东风,周瑜巧占天机,侥幸获胜。晚唐诗人杜牧也曾就此发表过独特的看法,抒发兴亡之叹,请写出与之有关的两句诗句。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蒲松龄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xū,突然)一狼来,瞰(看)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

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恐 前 后 受 其 敌
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
(1)行甚远 ____________      (2)担持刀 ____________ 
(3)一狼其中 ____________  (4)以诱敌 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为师矣        静修身
B.屠乃奔倚下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C.择其善者而从    久,目似瞑,意暇甚
D.学不思则罔      后狼止前狼又至
4.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仅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屠户及狼形象,试概括其共同点。
屠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17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节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


【注释】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从甲诗“_________”、“_________”、“桃源”等词语中,可知该诗取意于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2.甲诗中为什么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这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之:详细。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风景绝佳的地方。
C.子骥欲寻索:再次。
D.深山中有人迹,之:对……感到惊异。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穴 才 容 人 行 数 十 步 便 开 明 朗 然 不 异 世 间。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6.乙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023-01-14更新 | 2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玄石戒酒

昔者玄石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注释】①爵:喝酒用的器具。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屠自后断其

词语推断法:悬梁刺______

(2)昔者玄石

课内迁移法:知之者不如之者(《〈论语〉十二章》)______

(3)居不能

查阅词典法:①检阅;②察看;③经历;④汇集。(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______(填序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给下面的句子用“/”断句。(断两处)
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
4.理解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什么本性?
(2)玄石有什么性格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
2024-04-10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