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5505600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
【乙】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③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者商鞅。③悖(bèi):荒谬,糊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⑶王                                     ⑷勿使出
2.与“悉以咨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B.辍耕垄上
C.愿陛下亲之信D.以公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4.【甲】文段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词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文武双全,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
5.结合文段【甲】和文段【乙】,从正反两方面简要分析“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
作用。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⑵即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

担而立______________                      ⑷但手熟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⑶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涉猎               微颔之
B.大兄何事之晚       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为大有所益       钱覆其口
D.但涉猎                 世无双
4.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___________”高度概括。
2018-04-27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坐于前                    犬:______
(2)橐坚而不可                 穴:______
(3)此鼠之闭而不得去者也   见:______
(4)不能无变色蜂虿             于: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结局截然不同,原因分别是什么?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2018-09-28更新 | 6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B.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C.非淡泊无以明志D.躁则不能治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受任于败军                                水陆草木花(《爱莲说》)
B.还旧都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3.请结合甲文本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B.甲文追述了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北上兴复汉室。
C.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须谨记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D.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乙文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2024-01-1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