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559661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释】 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B.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乙】文“丰乐亭”得名的缘由。
C.【甲】【乙】两篇游记散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D.【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体现了作者“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拓展探究。【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
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干活;奥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师院录取;莫言:在棉花加工厂做临时工。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那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瀑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林壑______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
(3)既得泉于山谷之间______
(4)掇幽而乔木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六七里                 之僧智仙也
B.望蔚然而深秀者       来此
C.之者谁                    遂书以其亭焉
D.山水之                    其地僻而事简
4.乙段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2019-02-23更新 | 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在班级举行的“徜徉湖光山色,亲近古人情怀”活动中,善思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与大家一起学习古诗文。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辨其字:与“衣欲睡”中“解”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浑身B.甲归田
2.明其意: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______________
3.炼其字:古人写诗作文,常在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增强了诗文的表达效果。请你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比较篇目炼字表达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但”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此处形容拉满弓的强劲姿态,凸显作者信心百倍、激情无比的情态。
4.取其法:班级举行了“感知古人情怀,借鉴名家写法”学习交流会,请你就上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从写作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2023-07-24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 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④崖:边。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⑥掬(jū):捧。⑦馀甘:橄 榄。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一处)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2.解释加点词语。
(1)心
(2)日光下
(3)数谷
(4)影颓然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坻,为屿 不足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停数日,辞
C.其源殆熟物 高二黍许D.其境过清 能径寸之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5.【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5-08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