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5620796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华阴绾毂关河之口①,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尝与友人论学云:“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节选自《清史稿·顾炎武传》)

【注】①华阴绾毂关河之口,意思是华阴控扼潼关和渭河的路口。绾,音wǎn。毂,音gǔ②建瓴之便,意思是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的便利。瓴,音líng。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巴陵_________(2)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
(3)所至小试之_________(4)足不出户___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岳阳楼记》全文内容,说一说【甲】语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或异二者之为”两句里的“异”的具体内容。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句,颇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概。就【乙】文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两点内容。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师:学习;⑥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域(与世隔绝的)B.即奏章(起草)
C.裴度亦奏其事(恰逢)D.时人之(正义)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B.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C.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D.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
C.柳宗元的才学远近闻名,很多人慕名而来向他学习。
D.本文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人深刻的教益。
2018-05-05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牧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赵王李牧 (            )
⑵赵王乃复强使将兵(            )
称疾 (            )
⑷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 (            )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失 亡 多 边 不 得 田 畜 复 请 李 牧。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⑵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4.李牧作为“赵之北边良将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19-04-03更新 | 1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岳飞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______!”


【注释】①吴玠:南宋名将。②饰名姝遗之: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③宵旰:天很晚才吃饭。④休舍:休整。⑤束刍:捆束牲口草料。⑥徇:示众。⑦掳掠:抢劫掠夺。⑧颁犒:有赏赐犒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玠大叹服       叹服:______             
(2)皆重铠习之       以: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B.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C.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D.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如果宋高宗读完此文后也称岳飞为“真将军”,请说明理由。
5.选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结合上下文内容,从对比的角度,用文言文补写“敌”发出感慨的后半句。(5个字)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______!”
2024-03-21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