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列子(约前649-前60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77 题号:5715780
典例:【2017届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知音不知乐者 溪深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知乐 虽有千里之(《马说》)
C.而治道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制礼乐也 客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②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2017·辽宁沈阳·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石垦壤/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九十/焉置土石
C.跳往助/旁睨而揶揄
D.杂然相/陷入尺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墙)
D.老人鼓腹之(纵: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甲文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2020-01-18更新 | 1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甲】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年九十        偷安        得过          益坚
B.寒暑        以小        移风          近人
C.惧其不        死而后        赞叹不          壮心不
D.山之一        之地        轻于鸿          九牛一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理解: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连换牙的儿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而山只能是越挖越少。这是对人力和自然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令人信服,智叟也哑口无言。
3.结合上文愚公移山的做法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链接材料】

臣闻鲧障洪水,九年无功。禹得《洪范》五行之书,知水趋下之性,乃因水之流,疏决就下,而水患乃息。然则以大禹之神功,不能障塞其流,但能因势而疏决尔。今欲逆水之性,障而塞之,夺洪河之正流,斡以人力而回注,此大禹之所不能,此其必不可者四也。

——《欧阳修集·奏议卷十三》


注:①鲧:鲧(gǔn),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②斡:(wò)旋转。
2020-06-26更新 | 22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各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于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B.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C.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D.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北之塞               惩:苦于B.汝之不     惠:同“慧”, 聪明。
C.子何而往                 恃:矜持D.西蜀之南海             去:距离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少、运输难等方面表现了移山之艰,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
B.甲文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C.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加文章的劝服力,甲文将愚公与智叟作比,突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D.甲乙两文都是通过一则寓言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无必定联系。只要有决心,去行动,就能达到终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024-02-2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