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74 题号:5763789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食: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______
(3)安定胡瑗讲明道学:______
(4)福唐刘彝赴阙: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当余之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
B.①久而乃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
C.①乃葺小室       ②太守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也  ②夫大国,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___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五则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恕乎/仁在中矣
B.不知人也/出则无敌国外
C.如日月之食/寒暑易节,始一反
D.人/未复有能其奇者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死 生 有 命 富 贵 在 天 君 子 敬 而 无 失 与 人 恭 而 有 礼。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2021-03-07更新 | 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轼:车前供扶手的横木,引申为扶轼;②壹:着实;③政:政令;④识:同“志”,记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不亦(            )   (2)疏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不愠       夫子轼听之
B.我如浮云          苛政猛虎也
C.何为不             待君久不至,已
D.朋自远方来       吾十五而志于学
4.语文课本中对孔子的评价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孔子在修身、治国和学习三方面的见解。(每个方面谈出一点即可)
2019-04-25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1)若孤                                (2)但当涉猎
(3)赏赐百千                         (4)双兔傍地
2019-04-0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