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603283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ì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至于夏水(      )
𪩘多生怪柏(      )
飞漱其间(      )
属引凄异(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请从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 的句子, 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樅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嵩。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甚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文/姚鼐,选自《惜抱轩集》,有删改)


【注释】①以岁:在这年。②樅然:读cónɡ,形容流水声。③嵩:读ɡuī,杜,鹃鸟。④李公麟之垂云沜:李公麟,北宋元祐年间进士,精通古文字,擅长画山水佛像,后归居桐城龙眠山庄;“游”同“畔”,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状的水池。⑤左丈学冲: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学冲,左世容的字,乾隆举人,曾任武进县教谕。⑥卒:同“猝”,突然。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初极狭,通人。(刚刚,时间很近)B.鸡犬相闻。(闻得到彼此的气息)
C.连山数百里。(精神疲倦而无所得)D.客九人。(通“邀”,邀请)
2.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3.下列对【乙】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先写桐城西北的山势,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再写媚笔泉及酒宴。
B.文章重点描写了沿途所见,如龙溪下大水潭里像马的大石头、石缝的大树、树南边的媚笔泉。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就在媚笔泉边。
C.作者应左学冲之邀来此宴饮游玩,至傍晚,因山风猛烈,游玩的人感到害怕,就回去了。
D.本文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4.【甲】【乙】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点?
2023-05-24更新 | 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横线的实词。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
③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
④是山余亦未登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____
(3)完成填空
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2017-12-12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略无处 阙:_____________       (2)非亭午夜分 自:_____________
(3)沿阻绝 溯:_____________       (4)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____
(5)属凄异 引: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2019-12-22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