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6197894
古文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来问讯   咸:全,都。
D.欣然   规:打算,计划。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想法。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元丰七年“看”苏轼


【文本一·词】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文本二·文言文】

【前言】根据《水经》所写,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唐代李渤访求石钟山旧址后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声音,鼓槌停止敲击,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这日,苏轼和长子苏迈在鄱阳湖湖口一探石钟山的命名缘由。

石钟山记(节选)

苏轼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碟碟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吆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褰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吆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莫能知;而渔工水师⑥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注释】①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②磔(zhé)磔:鸟鸣声。③噌(cēng)吰(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下文的“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也是指击物的声音。④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铸成“无射”钟。⑤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魏庄子(魏绛)的古乐器。⑥渔工水师:渔人船工。
1.【任务一】代发“朋友圈”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如果苏轼发“朋友圈”,应该会选择“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一清丽淡雅的景象来表明自己的心境。
(1)【《浣溪沙》之朋友圈】:在《浣溪沙》中,他可能会选择细雨、①______、雪沫乳花、②______这些形象来发朋友圈,同时结合一个叠词③______来表明自己④______的心境。
(2)【《石钟山记》之朋友圈】:在石钟山的探访过程中,他可能会选择怎样的风景?又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你选择文中原句想象画面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推测字义

使用方法

字以及所在文本

释义

结合学习经验

至湖口

(1)______

依据课文推断

壁下(巘多生怪柏)

(2)______

与余同(竹柏影也)

(3)______

莫能知(渔者歌曰)

(4)______
3.【任务三】为文中画横线句进行断句(限两处)
事 不 目 见 耳 闻 而 臆 断 其 有 无 可 乎?
4.【任务四】讲述——关于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闲人”一词展现自己复杂心境,元丰七年他游南山、游石钟山,请结合这三则文本向班级同学讲述你所了解的苏轼。
2023-10-19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荼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西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
(2)余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
(3)午刻昭庆             入:______
(4)才一                 举: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B.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C.山色如/娥花光如频/温风如酒
D.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溶神时也。
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8-12-19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18-03-24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