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6307162
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2)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综合性学习。

XX县红星中学于2018年5月20日收到西宁市XX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套,学生电脑200台,请你以XX县红星中学办公室的名义写张收据。


2018-10-05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诗词中引用历史上的故事,或借用古籍中的词句,叫做“用典”。这些被引用的历史故事或古籍中的词句,被叫做“典故”。使用典故,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手法。使用典故能够增加表达的内涵,增添语言的厚重感和趣味性。

材料二:史书记载,班超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在家孝顺勤谨,辛苦操劳。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养家,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扔下手中的笔,感叹到:“大丈夫应该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一辈子在笔砚之间忙碌呢?”

(均摘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上),有删改)

1.(1)根据“材料一”,使用典故的好处是__________
(2)“材料二”涉及的典故出处是《______》(书名),陆游在《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就是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后人用成语______概括这个典故。
2.下列在诗词中未用典故的是(       )(多项选择)
A.到乡翻似烂柯人
B.水光潋滟晴方好
C.孤蓬万里征
D.黄衣使者白衫儿
E.怀旧空吟闻笛赋
F.但余钟磬音
2019-09-23更新 | 117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3】名著阅读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桑一家要离开油麻地了,桑桑去艾地向秦大奶奶告别,向蒋一轮、温幼菊、杜小康、纸月告别……纸月将自己绣着红莲花的书包送给桑桑作临别礼物。
B.鲁迅小时候养了一只会偷吃墨汁的隐鼠,但是这只隐鼠却被鲁迅邻居家的猫吃掉了,鲁迅因此十分讨厌猫。
C.小萝卜头临走之前让成岗转告齐晓轩,地牢底下的地窖里关进来一个很重要的人,后来华子良和那个人联系上了,原来他就是许云峰。
D.格列佛出海前的职业是外科医生,后来他乘坐的羚羊号轮船遭遇飓风失事,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来到了小人国不来夫斯库。
⑵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真仙闻言,喜滋滋满怀春意,笑盈盈一阵威风,挺如意钩子,走出门来喝道:“泼猢狲!你又来作甚?”大圣道:“我来只是取水”。真仙道:“泉水乃吾家之井,凭是帝王宰相,也须表礼羊酒来求,方才仅与些须。况你又是我的仇人,擅敢白手来取?”大圣道:“真个不与?”真仙道:“不与,不与!”

真人为什么称悟空是他的仇人?后来悟空又是如何取到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A爬上来,舐破窗纸张时,见罗真人独自一个坐在云床上。面前桌儿上烧着一炉好香,点着两枝画烛,朗朗诵经。A道:“这贼道却不是当死!”一踅踅过门边来,把手只一推,呀的两扇亮沅齐开。A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罗真人脑门上劈将下来,砍倒在云床上,流出白血来。
选段中A是__________,A要砍死罗真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10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