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8-04-18 4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辈(háng)   杂(rǒng) 子(méi)      熙熙然(xī)
B.脑(bàn)     仁(tónɡ)   (sòng)   然而止(jiá)
C.绊(jī)        慢(dài) 磅(pó)       大悟(chè)
D.眼(kuàng) 潺潺(chán)   惘(chàng) 马前(zú)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偏辟     登时     燎原     人情事故
B.思慕     严峻     震憾     千呼万唤
C.欺侮     搏击     亢奋     叹为观止
D.吩咐     油馍     斡旋     兴高彩烈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最早起源于元代
A.④②⑤①③B.④②③⑤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①③④②
7. 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8. 古诗词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3)分别在即,你的朋友伤感非常,请用王勃的诗句来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衿》中哪一句直接抒发女主人公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式微》中直接抒发对统治者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9. 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2)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古文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1)欲穷其林   穷:________                    (2)便要还家   要: _______
(3)处处志之   志:________                    (4)欣然规往   规: 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2018-04-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与鉴赏。

《社戏》节选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3.选文中重点写了哪件事?
14.赏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着了。
15.选文画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有什么作用?
16.双喜和阿发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7.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沙湾鱼灯

王锦强

沙湾地属岭南珠三角番禺水乡,因此人们对“鱼”有着独特的感情。明代中叶以来,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沙湾都要举行盛大的北帝诞祭祀活动。其中,必有鱼形大灯笼及晚间小型鱼灯的展演项目。由于历代有不少文人参与,其造型、工艺愈见精巧,节目形式与艺术内涵更为丰富。

沙湾鱼灯的前身,还可追溯到祠堂及富家大宅门前悬挂的大小灯笼。南宋开村以来,沙湾聚居着何、李、王、黎等几大家族,农耕经济及商业十分繁荣,乡村内祠宇民居、富户豪宅鳞次栉比,入夜后尽显万家灯火。灯笼通常悬挂于门廊、檐下,上面写有祠堂堂名或该户人家姓氏,并绘有工细书画及传统工艺纹样。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例如:沙湾何氏是富甲一方、誉满番禺的名门望族,其始建于元初的大宗祠门前便悬挂了一对特大的灯笼,直径达1.9米、高2.2米,一面写有“留耕堂”,另一面则写着“何”,昭示着该宗族的财雄势大与人丁兴旺。

逐渐,大灯笼被引用到迎神赛会的仪仗队列里,当中还有扎制成鱼形提举巡游的,而晚间照明用的手提小灯笼,便发展成为造型多姿多彩的鱼灯。此外,由于鱼灯的基本扎作易于掌握,美感也易于表现,甚得人们喜爱,因而在重大节庆之夜,沙湾鱼灯总能让乡人们乐在其中。从1945年起,沙湾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鱼灯巡游的日子,数量和款式众多的鱼灯均由学校学生扎作。

沙湾鱼灯的艺术造型并不全是鱼形,还有各种动物、水果等形状,因以鱼的造型居多,且取“余”的谐音,便统称为“鱼灯”,还作为孩子们在全年节日里的娱乐玩具。这也是沙湾鱼灯有别于其他地区“花灯”的不同之处。每逢佳节来临,人们便会扎制出鳌鱼、金鱼、鲤鱼、乌鱼以及白兔、莲花等各种款式,大的以竹竿擎着,小的以短竿提着,造型生动传神、亮丽灿然,寓意“百般生利”,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这美好的寓意及其所承载的独特民俗文化,使鱼灯艺术在沙湾历经数百年魅力不减。

适应于近水而居的生活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中易得的原材料——竹篾,沙湾人发展出以编织竹制品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在生产之余,人们就地取材,用编制竹制品的剩余材料扎制鱼灯,作为儿童的玩具,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生活、生产上的感受,体现出浓郁的水乡文化的特色。

节庆时挂灯、赏灯是沙湾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传统。每逢重要日子,各家各户均会扎制或购买鱼灯,挂于屋檐或天台,合家赏灯。同时,正月里在祠堂挂灯,为前一年增添的新丁祈福,是沙湾沿袭已久的习俗。“灯”与“丁”谐音,在祠堂添挂新灯笼寓意“添新丁”。一方面是以这一形式,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祖先的告慰;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的一种户籍登记方式,意味着新丁开始有分得族内财产的权利。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8.沙湾鱼灯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19.下面加点词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
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
20.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1.沙湾获得“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的称号。假如沙湾鱼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结合选文的介绍,写几句推荐语,让世人了解沙湾鱼灯。
2018-04-18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作文。
请以《我想留住那片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②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04-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50.85修辞手法
60.65简明、连贯、得体  衔接与排序
70.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90.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意见建议  提炼与概括
四、文言文阅读
10-120.65山水游记类
五、现代文阅读
13-170.65鲁迅(1881-1936)  小说
18-210.65事物说明文
六、作文
22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