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3-26 1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g)      奋(kàng)        夜深星(lán)
B.惘(cháng)     慢(dài)        然而止(jiá)
C.绊(jī)           (bó)       大大悟(chè)
D.杂(rǒng )    暗(huì)      张灯结(cǎi)
2024-03-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闭               
B.               
C.分               
D.归               
2024-03-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越          争讼          门槛          变换多姿
B.羁绊          怠慢          幅射          惊心动魄
C.落幕          皎洁          恣意          元气淋漓
D.家眷          渺远          诱惑          兴高彩烈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减少疫情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促进经济复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各地政府部门领导纷纷走进直播间,积极主动推介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当起了“网红”。
B.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副产品滞销。
C.领导参与,畅通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保障了农副产品运得走、产得出、供得上。
D.领导直播带货效果好,在“县长请您品春茶”活动中,直播观看量超442.9万多人次。
2024-03-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似乎听到歌吹了,     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或者也许是渔火。

A.仿佛……都……但……而且……还……但B.好像……还……可……然而……缺……可
C.仿佛……还……但……然而……却……可D.好像……都……可……而且……还……但
2024-03-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8.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统村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自然和人文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国人中长期积淀形成的,饱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①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②生命中不是永远有快乐,也不是永远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③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④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⑤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①②⑤④③B.②⑤③④①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④③①
2024-03-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9. 默写。

(1)《桃花源记》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表明学思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瓜洲渡

王士禛

昨上京江北固楼,微茫风日见瓜洲。

层层远树浮青荠,叶叶轻帆起白鸥。


[注]①荠:荠菜。
10.诗歌一、二两句写诗人登楼眺望,视线由_______________推移。
11.请赏析三、四两句“浮”和“起”的妙处。
2024-03-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大山人

[清]陈 鼎

八大山人,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节选自《八大山人传》,有删改)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nuò)管: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缢:二十两。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答之_______(桃花源记) (2)水清冽______(小石潭记)
(3)纸肮脏_______                  (4)数十幅立_______
13.翻译句子。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14.朱耷的画有何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详细描写他高超的画技?
15.作者最后用一个“颠”字来评价“八大山人”朱耷,根据选文,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颠”的?
2024-03-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6.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7.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18.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你是如何评价的?
2021-04-21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课 灯笼-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根植于记忆的爱

王苗媛

①十年前,我还是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班主任姓武,四十来岁,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武。

②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但对班上学生的身体素质格外重视,因为这是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份关爱与责任。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提高我们的体能。可是,“心宽体胖”的我对体育丝毫提不起兴趣。老武平日煞费苦心设计的体能训练,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一场场“猫捉老鼠”的偷懒戏码,直到我意识到自己体育成绩有多糟糕后,才有一点悔改的迹象。但不争气的我偏偏就是跨不过入百米长跑这座大山,每次计时测验都处于队尾,成绩惨不忍睹。就这样,我自然而然地成了老武的“眼中钉”,他在言语上给予我鼓励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个早有预谋的“大奖”-为我量身定做的训练计划,当时的我有些诧异,内心充斥着纠结。

③该来的还是来了,老武定的训练时间如约而至。他身着一件蓝色运动衫,那还是我第一次见他穿运动装,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不少。我心存幻想,破罐子破摔,慢吞吞地挪到起跑线,无奈地吸了口气。老武看不得我忸怩的神情,像拍小马一样拍了拍我的肩膀,他扬起手臂,果断地下了起跑的口令。

④我从起跑线上出发,刚开始的100米还算顺利,但是跑过弯道后,我呼吸急促,供氧不足,速度也就减慢了许多。“快,快跑!”一声声催促如鼓点般砸入我的耳朵,焦急的心,绵软的腿,速度根本上不去。

⑤在勉强跑完600米时,我意识到要加速冲刺了,但此时的小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正当我犹豫之时,一个蓝色的身影突然闪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是-老武!只见他背对着我招手,示意我追上他,我咬紧牙关追着他,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我凝望着老武的背影,这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倏然高大起来,我眉头一紧,心酸和自责交叠着涌上心头。他只不过是我的班主任,却如亲人一般,陪我渡过难关,更何况他已人到中年,体力和精神肯定大不如从前。我想,我一定不能再消极下去,不能辜负他的希望,我强忍着酸痛,急促地大口呼吸,全然顾不得淋漓的汗水,最终咬牙跑完了全程。

⑥一件事尘埃落定结果圆满,又一件事接踵而至。那是距离中考还有一周的关键时期,我内心紧张浮躁,总也调整不到最佳的备战状态,平日信手拈来的题目在模考中屡屡出错。

⑦细心的老武看出了端倪,他悄悄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桌前,从上锁的抽屉里拿出一颗灰色的石头,他说:“别小看这颗普通的石头,它可是一颗幸运石,我的往届学生带着它,都成功地考入了重点高中,你也一样,收好它吧!”老武的双眼定了定,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真真切切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知道我是有实力的,只是彼时需要多一些肯定罢了。我郑重地接过并紧紧攥着它,我清醒地感觉到,本来雾霾笼罩的心似乎有一大把光束照进来了,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是自信的、成功的、坚强的力量……

⑧时至今日,讲台上的老武,多了一批又一批深爱他的学生,白发赶不尽青丝,这是他当之无愧的桃李芬芳。他不偏不倚,多少性格千差万别的学生在他的关爱下如沐春风,多少成长环境迥异的学生,在他因材施教的实践性教育中不断突破自我,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向。旧时的题目或许再也解不出完美的答案,但提笔时、做梦间关于老武的记忆却总也新鲜,予我恩情的老武,他的爱始终根植于我的心间,久久难以忘怀……文字叙不尽过往,唯愿感恩永存,恩师常健!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10日,有删改)

19.阅读文章①—⑤段,根据事件和作者情感变化,补全表格。
事件“我”的心情
老武告知“我”训练计划______
___________
跑完600米______
20.根据要求赏析句子。
(1)“快,快跑!”一声声催促如鼓点般砸入我的耳朵,焦急的心,绵软的腿,速度根本上不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他身着一件蓝色运动衫,那还是我第一次见他穿运动装,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不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武是个怎样的人。
22.读了文章结尾画线句和链接材料,你应该读出了两段文字的相同情感,请你结合内容谈谈感受。
【链接材料】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2024-03-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甲]

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     ),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     )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选自《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乙]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     ),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选自《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2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秩序   但是   规矩B.程序   却是   规格C.秩序   但是   规格D.程序   却是   规矩
24.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给中学生写的《经典常谈》,全书共_____篇;[乙]语段中“他”指的是______(人名)。
25.[甲][乙]两段文字体现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书论述问题深入浅出的风格。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说明。
2024-03-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月,高挂空中,亘古不变。月光里映照着历史的兴衰与更迭、抗争与期待,月光里还映照着我们的欢聚与离别、温馨与痛苦……


月下,你有哪些回忆?又有哪些思索?请以“明月来相照”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0-07-29更新 | 467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94字音
30.65字形
4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85关联词语  词义辨析
70.85修辞手法
80.85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9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诗歌鉴赏
10-11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2-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6-180.65散文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词句理解与赏析  句段作用
19-220.65散文
六、名著阅读
23-250.4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七、作文
26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