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21-09-11 1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     )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而不舍。


(1)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好。
(     )   (     )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     )          (     )
2021-09-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句子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句中的“只”为副词。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句中的“对于”为介词。
C.“雄伟壮丽、报纸杂志、你与他”,这三个短语都为并列短语。
D.“放松下来、神秘声音、吃饱了”,这三个短语都为补充短语。
2021-09-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2018-02-24更新 | 82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_________,等等。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
(4)《游山西村》中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驻军纷纷组织军队专业医疗力量紧急奔赴重灾区武汉,恰如《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述的那样,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战争中。
2021-09-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某句广告词而将一个广告或其对应的产品印在脑海中。下面这一句广告词,请说说它的精彩特别之处。
我们正在努力。(某汽车租赁公司广告)
2021-09-11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综合学习。
为弘扬“孝”文化,你校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形式我设计]
(1)请你设计二项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孝道我评说]
(2)《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
2021-09-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   (妖:过分艳丽)B.不蔓不   (枝:长枝节)
C.亭亭净(植:种植)D.陶后有闻 (鲜:少)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时习之B.后狼止前狼又至
C.肃遂拜蒙母,结友D.康肃笑遣之
11.对这篇短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两句,是全文的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伏笔,是入题的准备。
B.作者写“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两件事,是为了烘托出“予独爱莲”。
C.作者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句,表达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D.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只喜欢牡丹的肯定和赞许。
12.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21-09-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 来 山 上 千 寻 塔, 闻 说 鸡 鸣 见 日 升。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自 缘 身 在 最 高 层。

13.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1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驿路梨花(节选)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 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5.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16.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种顺序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17.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作用。
2021-09-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丁香结

宗璞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住了断续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芭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选自《小作家选刊》)

18.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19.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20.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2021-09-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⑴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⑵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⑶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眼角膜,得以重见光明。

⑷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⑸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⑹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⑺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说这是个小手术,可能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到了医院却又死活不肯做手术了。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看得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在场的眼科医生完全怔住了,他们被老人的固执己见感动了,没有像对待其他固执己见的病人那样,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耐心地给老人解释做白内障手术不会损伤眼角膜。老人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

⑻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母亲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们悲痛之中也许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自己的捐献心愿。

⑼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永远地走了,走得平静,走得安详,走得圣洁。

⑽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

⑾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⑿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⒀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⒁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⒂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2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场的眼科医生完全怔住了,他们被老人的固执己见感动了,没有像对待其他固执己见的病人那样,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耐心地给老人解释做白内障手术不会损伤眼角膜。
22.体会第⑽段中“0.5克的挚爱”的深层含义。
23.本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4.《最美的对视》“美”在文中谁的身上?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以及对你有何启示。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片段作文。
“今天天气真热。”据此请写一个细节,突出“热”的程度。注意: 细节描写的真实、语句连贯、顺畅,不少于100字。
2021-09-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6. 请以“你一直留在我心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21-09-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注音  常见易错字
二、选择题
20.65短语的结构  词类(词性)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40.65文学常识综合
三、名著阅读
50.65文学常识综合  老舍(1899-1966)  小说
四、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语言表达
70.65广告语
六、综合性学习
80.65活动设计
七、文言文阅读
9-120.65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八、诗歌鉴赏
13-140.65王安石(1021-1086)  中国古代作者  诗
九、现代文阅读
15-170.65小说
18-200.65宗璞(1928-)  散文
21-24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小说
十、作文
250.65小作文
26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