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3 题号:634710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致远
(5)非学无以广
(6)慢则不能励精
(7)年与时
(8)多不接世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燕人畔。齐宣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选自《孟子•公孙丑》)


【注释】①陈贾:齐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       患:担忧、忧虑B.王自以为与周公仁且智       孰:谁
C.而使之       知:通“智”,聪明D.则改之       过:犯错误
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周公知将畔而使之与
A.处江湖之远则忧君(《岳阳楼记》)B.醉能同乐(《醉翁亭记》)
C.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D.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3.下列句子中,与“吾甚惭于孟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B.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4.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因燕人背叛而深感惭愧,陈贾用周公的例子劝慰齐宣王。
B.陈贾认为:周公都不能完全做到仁和智,何况齐宣王?
C.孟子认为: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弟弟有过失是自然的。
D.孟子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进行对比后,谅解了齐宣王。
5.根据理解,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
2021-08-30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释】①羌酋:羌族部落首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进亦忧
(2)斯人
(3)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或异二者之 行拂乱其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吾谁与 女有(《大道之行也》)
C.母在时方贫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皆能其名字 虽有至(《虽有嘉肴》)
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B.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C.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D.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甲)(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体现了范仲淹至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022-10-21更新 | 1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人不知而不(        )          
(2)吾日三吾身(         )
(3)思而不学则(        )          
(4)知之者不如之者(      )
(5)博学而(        )
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2019-10-1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