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3 题号:634710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ɡǔ):搅乱,扰乱。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与长子受之》阅读附答案《与长子受之》阅读附答案。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在家足可读书文 / 属予文以记之
B.已无可之理 / 之蔚然而深秀者
C.力改习 / 自号曰醉翁也
D.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 微斯人,吾谁与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 父 子 之 间 不 欲 昼 夜 督 责 及 无 朋 友 闻 见 故 令 汝 一 行。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2019-10-16更新 | 1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柳陌》,完成下面小题。

柳陌

[明]祁彪佳

出寓园后,由南提达幽圃,其北堤则丰庄入口也。介于两堤之间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耳。此主人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而霏微,拨掉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


【注释】①幽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②落英缤纷:________③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④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⑤主人:作者自称。⑥荇藻交横: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表现水草交错、湖水清澈的景象。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⑥,完成注释②。
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选择正确的理解( )
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裙。
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4.结合语境,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
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
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5.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1-04-27更新 | 18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择《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不愠/择其善者从之
B.学而时习/学者宗
C.而不习乎/十余世
D.学而时之/诸生以时礼其家
(2)对有关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是表示确数。
C.乙文中“折中于夫子”中的“折中”可解释为: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这里指以孔子为榜样。
D.乙文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司马迁引用《诗经》的诗句来赞美孔子崇高的德行。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学者们敬仰孔子的原因。
2023-02-15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