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0 题号:6347118
精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2.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3.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①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练:白色丝绢。②雪山:喻指白色的波浪。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                                国:国都。
B.宠辱偕忘                                偕:一起。
C.时有小舫往来                         时:时常。
D.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已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B.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C.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D.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多用四字短句,句式整齐,语言凝练,有的合辙押韵,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B.【甲】文描写了晴天与雨天中洞庭湖的景象,文中用“沉璧”来描绘无风时倒映在湖中的月影,不仅词藻华丽,比喻形象,且意境也极为优美。
C.【乙】文描写了一天内晴朗天气与狂风天气中洞庭湖的景象,文中将小船比作“蝇头”、将白溪比作“练”、将乌云比作“炮车”,生动地描写了岳阳楼外天地间的景象。
D.【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因时间推移而变化,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2020-02-15更新 | 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是人多以书(      )
(2)媵人持沃灌(      )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5.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感受。
2018-05-25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小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与“天下之广居”中加点字“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B.后来C.功自傲D.心不良
2.与文中画线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甲】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请依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补全横线处内容。
同学甲:“富贵不能淫”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不如改为“此之谓大丈夫”。
同学乙:为什么这样说呢?
同学甲: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我认为你的分析有道理。
4.请结合文中孟子的观点和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大丈夫之道”在何易于和张骞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取材于《新唐书·何易于传》)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取材于《汉书》)


注:①[榷(què)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赋]赋税。⑤[阁诏]衡置诏书。⑥[窜]这里指被流放。⑦[尔曹]你们。⑧[郎]郎官,一种官职。⑨[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2022-12-29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