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6347119
拓展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龙则
(2)无案牍之
(3)著《五柳先生传》
(4)未尝有喜之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尝有喜愠
A.无丝竹乱耳B.何陋
C.则抚而和D.每朋酒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孔子云:“何陋之有?”
4.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古文阅读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项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涂掌事/世无双(《卖油翁》)
B.军中多务/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C.陋之有/同予者
D.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水陆草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齐鲁青未了(     )
(3)亭亭净植(     )
(4)有龙则(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陋室铭》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2)《爱莲说》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5.品读《孙权劝学》,请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说出其中一点)
2019-09-12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御]驾驭车马。②[易]更换。③[过]问题,过错。④[调]协调。⑤[逮]赶上。⑥[诱]引导。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        )
(2)术已,用之则过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俄而与子期逐
3.根据上下文意思,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出两处。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
4.结合《诫子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赵襄主驭马落后的原因。
5.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2019-01-17更新 | 2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荆溪集》自序

杨万里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①,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

戊戌三朝,时节赐告②,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③焉无复前日之轧轧④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讎⑤,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节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序跋卷》)


【注】①择之之精:指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作为学习对象,又单单挑选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种体裁来学习模仿。②时节赐告:指节日放假。③浏浏:顺利流畅的样子。④轧(yà)轧:思路堵塞,很难出口的样子。⑤讎(chóu):通“酬”。未讎:未及酬答。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学江西/诸君子B.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
C.试令儿辈/操笔D.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寡(              )       (2)毕(              )        (3)惟(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宋杨万里的“诚斋体”,自成一家,但得之亦辛苦。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对我们的学习特别是写作方面有什么启示。
2018-04-14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