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6957998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天大雨
(2)固怪之矣
(3)剑一人敌,不
(4)虽吴中子弟已惮籍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梁以此奇籍。
3.请用“/”划分句子节凑(划两处)
秦 始 皇 帝 游 会 稽 渡 浙 江 梁 与 籍 俱 观
4.【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
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 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
D.【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 能力。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齐白石的人格

①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②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③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34岁那年作客胡沁园家中,胡家有位门客丁拔贡擅长治印,先生求他赐印一枚,丁拔贡因瞧不起这个出身寒微的画匠而婉言拒绝,先生遂傲然不复再求,回家买了印泥,又拣回石头一担,照着一本借来的《二金碟堂印谱》,磨了刻,刻了磨,弄得房间里石浆满地,无处落足。先生也许没想到,自己这一傲,竟傲出了个治印高手。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⑩先生作画,师古而不拘古意,主张下笔要我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号青藤),朱耷(号雪个)和吴昌硕三人,曾赋诗说: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

⑪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30年代中期,某记者造谣说先生看不起徐悲鸿,认为徐悲鸿只不过到国外镀了层金而已。先生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对人说:悲鸿是我多年的知己,他画人画马冠绝当世,我佩服之至!

⑫先生的傲,使他卓然不群;先生的痴,使他精益求精;先生的谦,使他博采众家。如果先生没有这人格上的三绝,又怎能成为集诗、书、印、画四绝于一身的巨擘呢?

⑬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齐白石的三个特点。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划线句子。
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3.作者前面说齐白石先生“傲如古松”,后面又说他“谦如空谷”,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概括地说说这样行文是否矛盾?为什么?
4.文章第⑩段和第⑪段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5.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传记的文体知识,概括分析“人物传记”的特点。
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节选自统编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2022-01-09更新 | 1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ㅤ【甲】

小孤山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释】: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歌开篇即用比喻,将小孤山所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小孤山地势的凶险与峭拔,地势险要。
B.颔联表现出小孤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铸就而成,“砥柱”一词照应诗题,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
C.尾联间接抒情,诗人登上小孤山峰顶,极目远望,纵观山河,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语言凝练,表达诗人身似孤臣,时处末世,亦不忘报效国家之情。
2.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诗的妙处。
【乙】

谢枋得传

①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忠义自任。宝佑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

②明年正月,吕师夔与武万户分定江东地,枋得以兵之。吕军驰至,枋得走入安仁,奔信州,不守。变姓名,入建宁。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

③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枋得骂曰:天佑仕闽,无毫发推广德意,反起银冶病民,顾以我辈饰好邪?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天佑怒,强之而北。

④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谢枋得:南宋爱国诗人,名中的“枋”字,同“柄”,权柄。《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得”同“德”。②擢高第:高中进士甲科。③吕师夔:南宋降元将领。④卖卜:占卜,算卦。⑤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⑥银冶:炼制银矿。⑦曹娥碑:东汉年间,人们为纪念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刻石立碑以彰孝烈。⑧留梦炎:南宋末期奸臣。
3.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忠义自任”中的“以”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中的“以”意思相同。
B.“除”有“台阶”“清理”“逝去”“任命”等义项,“除抚州司户参军”中的“除”应为“清理”之意。
C.“枋得以兵之”中的“逆”本义是“迎接”,此处引申为“迎战”之意。
D.“变姓名”中的“乃”和“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中的“乃”意思相同。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
B.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
C.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
D.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
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大意。
(1)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
(2)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
6.读史不仅可以知得失,还可以识人魂。北京有一个祠堂名为“谢叠山祠”是为了纪念谢枋得所建,请你联系【甲】诗【乙】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
2024-04-24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课文内容和结构,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2023-02-02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