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其他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7266760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

蓝先琳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古代的砖有方砖、条砖、空心砖等,其中方砖和条砖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古砖中的铭砖和画像砖弥足珍贵,前者镌刻年代或吉祥语,后者雕饰各种题材的图画和装饰纹样。这些遗存历史印迹的文物,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砖的出现在我国不迟于周代,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空心砖可为印证。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初露端倪,出现了模印铺地花砖,纹饰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

秦代的砖雕更加精细,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空心砖,形态矫健、生动,呼之欲出。至汉代,流行陵墓画像砖、画像石,尤以东汉为盛。汉画像砖承袭模压印花工艺,雕工更胜前朝,纹饰题材广泛,包括战争、劳动、生活、自然风光、神话传说等。构图疏密有致,风格古拙、雄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起,砖塔盛行,砖雕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唐代砖雕在建筑上应用更广,采用先模压后雕刻技法,使作品更精细,更立体。这一时期盛行花砖铺地,常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为饰。宋代的《营造法式》,首次以文字规范砖雕技法,在模印花砖的基础上,发展了更精细的原坯雕凿法。

明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费工时的石雕和琉璃成为高级建筑的新宠,砖雕则降低身份广泛应用于民间小式建筑。

至清代,砖雕技法不断开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现形式花样翻新,纹饰题材包罗万象,迎来了砖雕的黄金时代。清中叶,受“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建筑风格影响,砖雕工艺精细入微,并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各种砖雕流派。这一时期,派生于砖雕的灰塑也登上舞台,使民间建筑更加绚丽多姿。

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建筑的外部构件,如照壁、门、窗、墙和屋顶等。照壁是具有屏障功能的独立墙体,砖雕的装饰重点在壁身部位。常见的装饰构图有两种:用线脚围成方形“池子”,再以四角的“岔花”衬托“中心花”;或采用绘画形式,不拘一格地自由构图。照壁砖雕饰纹题材广泛,包“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以及寓意吉祥的人物、动物、花草等。门户砖雕主要用于装饰门头、门楣等部位。屋顶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屋脊和各种脊饰。砖雕脊饰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风格各异。

中国砖雕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厚,艺术造诣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2.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按照哪种说明顺序来说明的?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建筑的外部构件,如照壁、门、窗、墙和屋顶等。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是一些砖雕,任选一幅说明其寓意。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雪地里的迎春花     
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
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
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
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作答。
答:                                                                                     
                                                                                           
                                                                                            
2.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
答:                                                                                     
                                                                                           
                                                                                            
3.为什么母亲每听我读完一遍父亲写的信,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的时间?
答:                                                                                     
                                                                                           
                                                                                            
4.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的含义。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答:                                                                                     
                                                                                           
                                                                                           
2019-01-30更新 | 9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学说谎的人

郝广才

①有个小子叫阿福,从来只会笑不会哭。他会读书,会算术,可大家都叫他傻子。因为他对别人说的话分不清真假。

②一天,阿福牵着驴子要去搬货。半路跳出一个人,对他说:“傻瓜!你怎么牵着你爸爸?”


阿福愣了一下,看着驴子说:“爸爸,是你吗?”

③“这一定是中了魔法,我带他去求法师救他。把钱都给我,没钱法师不救人。你赶快回家,告诉你妈。”那人说得那么真,谁会不相信?

④阿福像发疯的马,飞快跑回家,一看到他的爸爸,大叫:“太好了~爸爸,你得救了!”等他爸爸把事情弄清楚,              :“傻瓜、傻瓜、傻瓜……”

⑤“我又不会说谎,怎么知道人家骗我?”

⑥“好,很好!你给我出去学说谎,没学会不准回家!”于是,爸爸狠下心,把阿福赶出门。

⑦河水向东流,阿福往前走。走呀走,在路口遇到一个小偷。小偷听说阿福要学说谎,眼睛一亮,好像野狼看见肥羊。他伸手从口袋掏出一块布,说:“这是一块神布,只要对它叫声‘油盐醋’,你很快就能学会说谎。”就这样,阿福糊里糊涂,拿戒指换了布。

⑧河水向东流,阿福往前走。走到旅馆门口,旅馆老板说:“房间全客满,你要不要睡马房?不过没有晚餐。”阿福点点头,然后拿出神布,叫声‘油盐醋’,真的变出好多食物。阿福和老板一起喝酒、吃肉,像两个多年不见的好朋友。阿福请老板帮忙,教他学说谎。老板听了,差点笑破盲肠。老板说:“我有个钱袋,你对它说‘发发发’,就会变出钱来。你拿神布和我换钱袋,说谎的道理,你就会明白。”阿福当然说好,第二天高高兴兴地离开。

⑨河水向东流,阿福往前走。走到城外,遇见一个乞丐。乞丐向他要钱,他对钱袋说“发发发”,真的掏出一把钱来。他把钱送给乞丐,还问怎样学说谎。乞丐一听差点笑掉大牙。乞丐说:“我有双七里靴,穿上它,一步可以跑七里。你拿钱袋来交换,保证你学会说谎。”阿福点点头,背着长靴往前走,走进城里头。

⑩城里的广场上,正在举行魔术比赛。谁赢了比赛,就可以娶公主做太太。

(11)一个胖子说:“我能变出吃不完的东西!”

(12)一个瘦子说:“我能变出用不完的金币!”

(13)“油盐醋……”“发发发……”结果,什么也没有。

(14)观众好像吃错药,又笑又闹。国王一怒之下要砍两人脑袋,士兵们七手八脚,胖子、瘦子被抓,眼看就要——忽然刮来一阵风,等风一停,胖子、瘦子已经不见人影。原来阿福穿上七里靴,一步跑七里,两步十四里,救了旅馆老板和乞丐。他们一看是阿福,吓得丢下神布和钱袋,赶紧跑开。

(15)河水向东流,阿福往前走。走到一间教堂,他进去找神父,说要学说谎。神父说:“傻瓜,在神的教堂,怎么可以说谎?你留下来帮我的忙,不要到处流浪。”从此,阿福就跟着神父。神父教他读更多书,还常常叫他利用宝物帮助很多人。

(16)一天,有人爬进教堂,说他快要饿死,求阿福给他饭吃。阿福一看,原来是那个小偷。阿福请他吃大餐,给他钱,还拿七里靴给他看。小偷趁阿福没注意,把宝物全偷走了。他想穿七里靴逃跑,可七里靴并不灵,才跑两步,就被警察抓住。

(17)警察把小偷抓回教堂,问阿福:“这些东西是你的,对吧?这个人偷了你的东西,对吧?”

(18)阿福先点点头,然后摇摇头,说:“……东西是……我的……但他没有偷……是我送他的。”就这样,警察只好放了小偷。警察一离开,小偷跪了下来,说:“你一定是神派来的天使,我发誓,从此不再做坏事。”

(19)阿福高兴地说:“哈!我终于学会说谎了!”

(文章有删改)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面的对话。


2.下面两个句子哪个更符合童话语言的特点?请选择一项填入第四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A.等他爸爸把事情弄清楚,简直像吞了鞭炮的鹦鹉,噼里啪啦一直骂:“傻瓜、傻瓜、傻瓜……”
B.等他爸爸把事情弄清楚,简直怒不可遏,嘴里一刻不停地骂道:“傻瓜、傻瓜、傻瓜……”
3.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正反对比。请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为什么“神布、钱袋、七里靴”在小偷、旅馆老板和乞丐手里无用,而只有在阿福手里管用?
4.你对傻人阿福最后“终于学会了说谎”有何认识?请结合全文分析。
2019-11-15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

林琳

①去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家风是“不怕吃亏”,有天津市民回答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有航天员回答家风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②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追溯历史,不管大家小户,大多十分重视家族成员对这些规矩的遵守和执行。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③今天,家风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日渐弱化。过去介绍男女朋友,人们总喜欢问上一句“家教如何”,如今恐怕更多地被“收入如何”“可有房车”所代替;过去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丑不可外扬”,如今一些家庭为房、为钱打破头的“官司”甚至会闹到电视上,让全国人民帮着评理……诸如此类,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在意家风的意义和力量,越来越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家风”。在金钱和物质面前,家风的价值似乎被不少人抛诸脑后。

④现实生活中,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不仅啃老而且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赚钱快走捷径,而制售假冒伪劣的商品……当然,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能全部归罪于家风、家教的缺失,但试想,如果依然有严格、质朴的家风,如果一些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被父辈谆谆教诲,上述事情发生的概率会不会减少一些?

⑤家风,既是家庭、家族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试想,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今天或许不会有这么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这么多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这么多无人敢吃又不得不吃的食品;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告诉、要求自己的孩子“退一步海阔天空”,今天或许不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纷争、诉讼和拳脚相向,不会有那么多戾气和浮躁;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告诉、要求自己的孩子“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今天或许不会有那么多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腐败官员。

⑥从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的第一个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家风家教的缺失,导致一些人走向社会之后容易失去底线,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家风缺失,世风日下。

⑦当诸多人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断忙碌、奔波,当经济发展的指标和数字愈发光鲜、漂亮,不该忘记,家风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财富和力量。弘扬优秀的家风,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用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系列报道开头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两个“一些”起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③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下列句子对家风的阐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
B.家风,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
C.家风,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D.家风,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
2021-08-07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