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7364413
学校组织了“非遗”进课堂活动,有剪纸、书法、秸秆、编中国结等课程。
初一(1)班体验的是剪纸课程,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②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催生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南北朝时期《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诗句。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③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④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甲】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是因为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⑥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 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乙】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1)文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和笔顺都正确的一组是(       
A.气氛(fēn)       渊远流长       “花”的第一笔是:一
B.气氛(fèn)       渊远流长       “花”的第一笔是:丨
C.气氛(fēn)       源远流长       “花”的第一笔是:一
D.气氛(fèn)       源远流长       “花”的第一笔是:丨
(2)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①当窗理       云:像云一样白       ②暖濯我足       汤:烹调的流质食物
B.①当窗理       云:像云一样美       ②暖濯我足       汤:烹调的流质食物
C.①当窗理       云:像云一样白       ②暖濯我足       汤:热水
D.①当窗理       云:像云一样美       ②暖濯我足       汤:热水
(3)有人为剪纸艺术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裁云作舞衣剪下出风采。可惜下联字迹不全了,请你依据对联知识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下联空缺的地方。
下联:镂月      纸上奏华章
A.扇子舞       B.轻纸扇       C.为歌扇       D.照无眠
(4)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逗号       B.【甲】冒号   【乙】顿号
C.【甲】分号   【乙】顿号       D.【甲】冒号   【乙】逗号
(5)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问题。请改正后,把正确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答:                    
初二(2)班是书法课,老师说书法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并送给全体同学一幅书法作品。
(6)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       


A.作品的字体属于楷书,方正平直;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B.作品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表达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读来发人深省。
C.作品的字体属于楷书,方正平直;表达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读来发人深省。
D.作品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班级计划开展“家国情怀”诗歌朗诵及创作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承担宣传工作。
1.展示活动需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取一幅作为宣传册封面,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
理由:
2.一位同学拟写了一段宣传语,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谓“家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忠诚执,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警言。①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厉经磨难而不衰、饱尝难辛而不屈,②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因此,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汉青”应写为“汗青”       B.“着”应读为“zhuó”
C.“厉经”应写为“历经”       D.“血”应读为“xuě”
(2)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3)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选取《沁园春•雪》参赛,赛前对这首词的上阕进行了深入赏析,赏析欠妥的一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A.前三句写寒冬雪景,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B.“望”字统领七句,登高远望,句句写雪,构成一幅壮观的北国雪景图。
C.“山舞银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加了意象的逼真感、形象感。
D.上阕歌颂了祖国江山的壮美,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在诗歌创作活动中,要求同学们模仿《乡愁》的写法创作一节诗歌。
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创作:
小时候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22-01-01更新 | 142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17年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诗词中分享美丽,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当喧器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次危机中的熹微,则mí足珍贵。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mí(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风靡”的“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后句看,第二段画线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调整,使它与后面句子句式一致。(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2更新 | 202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3】班级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朗诵——人生从诚信起航】

①诚信是一颗天幕中的星,它努力放出最闪亮的光;诚信是一杯浓浓的热茶,它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以至沁人心脾;诚信是我手中的一颗种子,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要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

②生命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狂风,充满了危险,每个人都是海中的孤叶小舟。就让诚信来做你的舵手,只有这样,船才不会倾覆。


(1)朗诵组同学朗读了上面的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B.文中加点词“慰藉”的读音是wèi jiè。
C.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结构不同。
D.第②段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舒缓,语调平静。

【活动二:演讲——诚信从自身做起】
(2)演讲组开展以《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为题的演讲,请你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即兴演讲稿。
2024-03-27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