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外国文学 > 英国 > 乔纳森·斯威夫特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7787089
阅读小说,回答下列小题。

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两党间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我们算来,特莱姆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要超过我们,可是权力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担心的是,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而正当我们内患方殷,却又受到不来夫斯古国敌人入侵的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帝国,面积与实力和我皇陛下治下的这个帝国几乎不相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的人类,我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因为身躯像你这么大的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与牲畜吃个精光。再说,六千月的历史除了利里浦特和不来夫斯古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就要告诉你的是,这两大强国过去三十六个月以来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全体臣民吃鸡蛋前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者重罚。人民对此法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本文段选的是游历________(国)的片段。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作者描写两党相互斗争以及与邻国的斗争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4.请结合片断中的具体例子分析本书的主要写作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短文片段,完成小题

两国只隔着一条八百码宽的海峡。我还不曾见过这个岛屿。我自从得到敌人企图发动侵略战争的消息以后就避免到那一带海岸去,恐怕被敌人的船只发现。战争期间两国间的来往一律严格禁止,违者处死;同时皇帝又下令封锁了大小船只,所以直至如今,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我的情报。我向皇帝提出了我打算如何夺取敌人舰队全部船只的计划。……我扒在一座小丘后面,拿出袖珍小望远镜来观察停泊在港内的,大约包括五十艘战舰和许多艘运输舰的敌人舰队。然后我回到家里,下令(皇帝颁发了一份委任状给我,所以我可以下令)赶办大量最结实的缆绳和铁棍。缆绳大约有包扎货物用的绳子那么粗细,铁棍的长短、粗细跟编结用针一样。我把三根缆绳搓成一根,这样就更结实了。为了同样的理由,我又把三根铁棍扭成一根,把两端弯成钩形。我在五十只钩子上拴上了五十根缆绳,就向东北海岸去了。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大约这时离满潮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在海峡中部泅了三十来码两脚才能够到海底。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正在这样作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射中了我的手和脸。这时我不但感到箭创疼痛,工作也大大受到干扰。我最怕伤了眼睛,如果不是那时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办法,难免弄得双目失明。

1.本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国人。
2.本文中交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什么名字?“我”当时代表哪个国家出战?
3.引起本次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影射了当时怎样的现实?
4.为什么“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我用什么办法保护眼睛?
5.请概括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
2019-01-11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皇帝希望我另找一个机会把利余的敌舰全部牵引到本国港口来。君王的野心总是无法测度的,他似乎一直在想把不来夫斯古帝国灭,化为自己的行省,派一位总督去统治。他要彻底铲除大端派亡命之徒,强迫该国人民也打破蛋的小端,这样他才可以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王。不过我却尽力设法使他打消这种念头,我提出了许多论据,从政策上、正义上论起来他都不该如此。我又直率地向他宣称:“我永远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最聪明的一部分阁员都赞成我的意见。

(乙)我不禁摇头微笑,笑它太无见识。我对于战争艺术并不外行,就把什么加农炮、长炮、火枪、马枪、手枪、子弹、火药、剑、刺刀、战役、圆攻、撤退、进攻、挖地道、埋地雷、炮轰、海战讲给它听。我还讲到几艘运载着上千名士兵的战舰被击沉,双方死亡人数各达两万名:濒死的呻吟、半空中肢体横飞,硝烟,喧闹,混乱,在马蹄践踏下丧生:逃跑,追击,胜利;战场上尸体狼藉,为狗、狼和鹰驽所攫食:劫掠,抢夺,奸淫,烧杀等情形。为了表彰祖国同胞的英勇,我告诉它我亲眼见过某次围城战役一下子炸死了一百个敌人,还看见过一艘船上的一百名兵士被炸死:尸体炸得粉碎从云端里落下来,在一旁观看的人却大为高兴。

1.(甲)文段中,“我”的决定给“我”带来怎样的后果?
2.结合原著,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3.(甲)文段中,“我”拒绝战争,而(乙)文段中,“我”赞扬战争中“祖国同胞的英勇”,“我”对战争的态度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由。
2019-08-27更新 | 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附加题

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古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的《格列佛游记》,当时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了________(国)
2.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从中可看出这位君王是个怎样的人?
3.结合选文,分析《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
2019-02-13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