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其他明代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79 题号:7790629
课外文言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③熟:仔细。④诟:责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侄罔然止/俄雪骤
B.丞相自也/未柳絮因风起
C.当时流辈皆讥笑/下车引
D.张丞相好草书而工/尊君在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一 日 得 句 索 笔 疾 书 满 纸 龙 蛇 飞 动 使 侄 录 之。
3.这则故事中该受到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呼猿洞(其二)

陈洪绶

痛恨遇真伽,斧斤残怪石。

山亦悔飞来,与猿相对泣。

洞黑复幽深,恨无巨灵力。

余欲锤碎之,白猿当自出。


[注释]①呼猿洞:在今杭州飞来峰上。②陈洪绶:明末书画家、诗人,明亡后为僧。③真伽:即下文中杨髡,元朝宗教官员,大量盗掘南宋诸皇陵,相传呼猿洞中有其石像。④巨灵:古代传说中的大力神。

【乙】

飞来峰

张岱

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深恨杨髡,遍体俱凿佛像,罗汉世尊,栉比皆,如西子以花艳之肤,莹白之体,刺作台池鸟兽,乃以黔墨涂之也。奇格天成,妄遭锥凿,思之骨痛。亦犹士君子生不逢时,不束身隐遁,以才华杰出,反受摧残。且杨髡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田公汝成锥碎其一,余亦碎其一。闻杨髡当日住德藏寺,专发古冢。有僧真谛者性呆戆,闻之大怒,枭呼诟谇。主僧惧祸,锁禁之。五鼓,杨髡起,趣众发掘,真谛逾垣而出,抽韦驮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从人救护,无不被伤。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到。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去。此僧也,洵为山灵吐气。

(选自《张岱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释]①戆:鲁莽刚直。②枭呼诟谇:大叫辱骂。③垣:墙。 ④韦驮:佛教中神将,此为寺中塑像。⑤遽:急忙。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栉比皆
(2)五鼓
2.按括号里要求答题。
(1)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 (用“/”断句,断两处)
(2)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去。(用现代汉语翻译)
3.品析“山亦悔飞来”中的“悔”字的表达效果。
4.甲诗与乙文内容多处形成呼应,选取诗文原句填空。
痛恨遇真伽——______斧斤残怪石——遍体俱凿佛像______——亦碎其一
5.甲诗中的“巨灵力”在乙文中“真谛”身上有哪些体现?
2019-11-13更新 | 2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状:____
(2)朝夕阴:____
(3)客骚人:____
(4)亭午风渐劲:____
(5)泫然不能自也:____
2.把文中空缺的文字信息填完整。
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____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____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____之情。
5.(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达到了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了吗?说出你的理解。
2019-10-17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注】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游岳阳楼记》)


【注释】愀:容色变得忧惧。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状           胜:
(2)朝夕阴                              晖:
(3)客骚人                            迁:
(4)投箸                              而:
(5)泫然不能自                       已: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3.【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__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乙】文中,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4.【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
2020-10-17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