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课文 > 中国古代作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77907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象升,宜兴人。象升虽文士,善射。(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升设伏大破之。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庄烈帝)召象升督天下援兵。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象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而死。一军尽覆。

【注释】①廉使:官职名,这里指象升。②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下列句中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背负二十四矢而死”
A.人不知而不愠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攻大泽乡,收而攻蕲D.杂然而前陈者
2.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象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在贾庄和清军作战时,卢象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D.卢象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贼骇______
顺义______
③骑数万之三匝______
④杨陆凯惧众之其尸而伏其上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达于汉(              )
(2)曾不能魁父之丘(              )
(3)寒暑易节,始一(              )
2.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的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堵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地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尾,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2018-01-25更新 | 9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谈笑有鸿儒(         )
(2)可爱者甚(          )
(3)陶后有闻(          )
(4)乎众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都是古代文体,侧重于议论,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4.乙文以花喻人。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05-22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2) 惟吾德(          )
(3)谈笑有鸿(        )                  (4)人不其忧(          )
2.翻译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分别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017-12-08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