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课文 > 中国现当代作者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7814418

谁都可以是天使

①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DJ(舞厅的司仪或唱片骑士)。

②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跟那些叽叽喳喳讲着南方方言的人,我们少有往来。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分给我家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有时我在想,是否是因为南方人比北方人要警惕。

③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④那时我做的是下午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正午不会回来。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小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松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⑤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

⑥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超过10岁。炎夏的午后,【A】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⑦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酬。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100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⑧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的两个大大的昨晚剩下的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我看得出他很高兴,他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看了看我,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奔去。

⑨10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一一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⑩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

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在文华路上,我们分期付款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铁门敞开着,我和太太与那些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忙里忙外。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接着我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B】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笑着看他时,他的眉宇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

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

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100元是他的了,可是孩子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诚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1.纵观全文,“谁都可以是天使”的含意是什么?
2.中国喜欢用“草蛇灰线”的技法,前后情节往往有一定照应,前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细读第⑧段划线部分,请您联系上下文,说说“他在思考什么?”(50字内)
4.文章中对小乞丐的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他的形象栩栩如生。请针对文中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作简要分析。
我选_______处(选A或B),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6)段运用的记叙方式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是议论性的话语,有人认为删去更好,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作者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①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

②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三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别敏感。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⑤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养成终生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⑥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的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⑦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一个人要学会过好每一刻,是柏林的哲学思想之一。

⑧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许多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人都懂。

⑨因此,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明白。

⑩我们不需要记得太多,记住这一句话就很好,生命在阅读中的高贵与优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B.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C.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
D.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2.第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比喻论证C.道理论证D.对比论证
3.对本文的解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阐述什么是高贵与优雅,然后阐明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再分类证明阅读需要注意的事项。
B.读书就是读书,既不要沉于幻想,也不要纠结于现实中的是非对错。
C.文章从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D.第⑩段是多余的应该删去。
2019-04-25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春天让条道

陈绍龙

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枚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

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也“霸道”的很,也有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等是很危险的事情。

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的停下来当然乐意的很。寻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或是打着眼罩,天上有一枚风等!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枚装了风铃的风筝。

跟在身后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的,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

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カ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的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一边向旁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

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的一排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虽说准司机们在片刻之中释放自己慢慢地在欣赏这片春天的景色呢。

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呵,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风铃声。

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等,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枚这样的风筝,能发出“呜呜”声带风铃的风筝。

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堆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哑语。

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划:“我爱你们”。

教练也会哑语?

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

“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哑语。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哑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

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情节。
(1)主要情节:看见风筝 →      ①     → 得知真相 →      ②     
(2)心理变化:埋怨→乐意→     ③          ④     
2.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使用暗示,对于放风筝的孩子是残疾儿童,前文中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两处,写下来。
4.怎么理解标题“给春天让条道”的含义?
2019-03-23更新 | 1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家乡山杏

梁世芳

①山杏,也叫野杏。在我的家乡河北平泉,山杏有着特殊地位:阻沙源、涵水源、创财源。山杏是“铁杆庄稼”,山杏花漫山遍野,引来无数游客;果子熟了,摘下来就能卖钱。

②水,依旧冰凉;风,依然料峭。但是,只要寒风中夹带着一丝暖意,山杏就会复苏,生出红色花苞,待风拂来,旋即盛开。几天内,山杏花竞相怒放,为早春带来一抹明艳色彩。

③远望,广袤的山野都被杏花笼罩,形成花的海洋,粉白浩瀚地涂满山野,像是冬天里的雪,白得十分淡雅。无论是山脚、山腰,还是山谷、山坡,到处是他们的领地,犹如一个大家族,遥相呼应,气势恢宏。

④近观,那嫣然微笑的花朵一串串,千姿百态,像一只只粉蝶振翅欲飞。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成群结队的蜜蜂,有的上下翻飞,有的扎进花蕊。花瓣很小,还没指甲盖大,白里带点淡淡的粉红,像是少女羞怯的腮红。枝条上除了绽放的花朵,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亦如娇羞少女咧着小嘴,更加讨人喜欢。

⑤“杏花前后三场冻。”山杏的花时虽然短暂,但要历经几场与雪花的“斗艳”。只有在“冻”中胜出的花朵,才会在渐趋凋零中孕育出绿色小杏果。冬寒销声匿迹,春暖统治山野。到了夏初,红红黄黄的果实便压弯了枝头。

⑥夏季是最忙碌的时节,农民除草、施肥,在田间来去匆匆。忽一日,山杏果成熟了,山野热闹起来。采山杏就那三五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抢一天的山杏比种一亩地的‘棒子’卖钱还多。”二叔告诉我,山杏是家乡的“心肝宝贝”,是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美化山村的“功勋树”。

⑦昔日,家乡人食不果腹、青黄不接的时节,杏果就成了家乡人的“救命粮”——奇香无比的杏仁粥,一次次让人们摆脱饥饿。如今,山杏浑身都是宝:杏肉作果脯,杏壳烧活性炭,杏仁除了入药外还制杏仁露、榨杏仁油,就连枯树枝、枯树干都成了烤制芳香食材的抢手燃料。

⑧年年岁岁,山杏不仅给家乡的房前屋后“增光添彩”,还“倾其所有”,成就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家乡培育了山杏,山杏成就了家乡。如今,一株株山杏树,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使家乡焕发生机,演绎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有杏”的绿色精彩。

⑨它立足一处,涵养一方水土、维持一方生态、养育一方百姓。由此,我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如杏。无论出身何处、贫富如何,只要脚踏实地接地气、练“根劲”,就能生存、干事、有作为,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句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3.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并说明理由。
4.结尾段作者说“人生如杏”,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8-02-05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