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786611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的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爱迪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创造发明,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
4.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不少于30字)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根骨头的自述

沈继平

①我,是一根骨头,在人体中有我206个兄弟姐妹,有的长,有的扁,但我们相亲相爱,组成了人体的骨架。在主人漫漫人生路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肩负重任。

②当主人还在妈妈体内时,我比较小也比较软,这样可以让胎儿顺利从妈妈体内产出。

③当主人离开妈妈后,我们开始独自面对地球引力和其他外力,开始了持续的生长和加固的过程。

④我不像心脏老大哥,24小时活蹦乱跳,时时刻刻刷着存在感,不过它脾气不好,稍有异常,苦不堪言;我也不像肺姐姐,不过非常娇气,有时会让人咳嗽胸闷,好不痛苦。

⑤绝大部分时候,我默默无闻又不会自己运动变化,让人感觉不到我的存在。作为人体的一个器官,我低调而又谦逊。

⑥从外形上看,我们可能不会变化,但其实,我们就是一个个小工地,一条条小血管为我们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满载使命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来了,它们提着工具箱,把软骨中的多糖成分               出来,和胶原蛋白               在一起,               框架,再把钙、磷这些矿物质组成的结晶               在框架上。

⑦当我们长大以后,各种细胞还想方设法把我们的建筑物加固,让破骨细胞把老旧的部分咬除,让成骨细胞建造更新的建筑。随着年龄增长,原本强硬的外表逐渐变得疏松,但我也绝不会提出抗议,直到有一天轰然断裂,给人以致命一击。

⑧所以,很多人都会叫我“沉默的杀手”。其实,对于这个称号,我就告诉大家,如何来爱护我,让我成为一个健康的守护者。

⑨我们是人类钙的贮藏站,人体99%的钙质都存在我们当中,我们所有的钙量在35至40岁达到顶峰。在这之前,我们逐步强壮;在这之后,我们的钙量就逐步减少。

⑩所以,要及时早期地帮我们补充钙质,把钙的仓库建好,才能让我们在老年有很好的强度,防止断裂。

我喜欢感受主人运动,尤其是阳光下的奔跑、跳绳、游泳等,可以让我们更加强壮。但是我们害怕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都会让我的钙量减少,变脆,容易骨折。

(选自《家庭医生报》,有删改)


(1)在第⑥段横线处各填入一个词语,下面恰当的一项是(     
A.提取   混和   建起   浇灌
B.提供   混杂   竖起   浇注
C.提升   混淆   立起   浇裹
D.提炼   混合   搭起   浇筑
(2)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骨头”的两方面内容,请分别概括。
(3)文章既然是说明骨头的,为什么又牵涉到“心脏老大哥”和“肺姐姐”?
(4)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当我们长大以后,各种细胞还想方设法把我们的建筑物加固。
2023-06-09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探索和创新

一群老鼠为了求生存,研制出一种机械老鼠来对付出没无常的大花猫。这些老鼠每次出洞前,先放出机械老鼠,让大花猫疲于奔命地去追赶,然后它们才一个个钻出洞来,大胆地去觅食。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老鼠们也慢慢习惯了没有大花猫威胁的生活,每天只要放出机械老鼠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四处搬运食物。

这一天,它们还和往常一样,放出机械老鼠后,又在洞中静静等待大花猫离去的脚步声。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大花猫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小老鼠便想走出洞去。

可大老鼠说:等等,今天大花猫的脚步声不大对劲,小心其中有诈!

老鼠们又等了一会儿,洞外又传来一阵阵狗叫声。既然有狗儿在附近,那只大花猫一定逃之夭夭了。老鼠们这才放心地钻出洞口。哪想到大花猫居然还守在那里,当它们出来后,全落入大花猫的爪下,无一幸免。

大老鼠心中不服,挣扎地问大花猫:我们明明听见狗儿的叫声,你怎么还敢呆在洞口?

大花猫笑着说:你们都会用机械老鼠了,我怎么就不能学会狗叫呢!

1.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2.读了这则故事
小明认为:要想战胜对手,耐心很重要。
小林认为:要想战胜对手,自身本领很重要。
小丽认为:要想战胜对手,勇于创新很重要
你认为谁说得对呢?请结合故事及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围绕你的观点论述;②不少于100字。
2021-11-08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时节令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寓意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味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1.下列关于“岁时的寄托”的各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吃年糕,都是希望在岁时好运、吉祥。
B.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猜谜语、喝屠苏酒、吃汤圆等都是不可少的节日活动。
C.端午节必食粽子,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象征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
D.中秋节不可少的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愉悦。
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体系及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B.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万万”是“绝对,无论如何”的意思,表示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C.悠久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比如一年中最隆重的春节就是指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
D.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节日饮食风俗,同一季节同样按时间的先后来介绍食俗。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
2023-05-29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