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9-04-11 3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呢(nán)        莽(máng)        (qī)          岸芷兰(tīng)
B. (píng)          外(fèn)        (yè)         浩浩汤(shāng)
C.妖(ráo)        (yán)        (lǚ)          薄暮冥(mín)
D.冕(guān)       (yì)          衣(cuì)        成吉思 (hán)
2019-04-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樽          坡塘          山肴野蔌          红装素裹
B.槲叶          阴翳          日星隐耀          惟余莽莽
C.蒹葭          觥筹          饮少辄醉          原驰蜡象
D.殷勤          婵娟          樯倾楫摧          宠辱皆忘
2019-04-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B.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C.从建国之初的百废俱兴到今天的气象万千,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迎来了六十华诞!
D.他到我们班来检查卫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他想学习我们班抓卫生的方法。
2019-04-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里海萎缩很大程度上是附近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得流入里海的河流进行了改道或者水量减少。
D.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2019-04-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一一范仲淹一一南宋一一《范仲淹全集》
B.《你是人间四月天》一一林徽因一一诗歌一一《林徽因诗文集》
C.《湖心亭看雪》一一张岱一一明末清初一一《陶庵梦忆》
D.《我看》一一穆旦一一诗人、翻译家一一《穆旦诗文集》
2019-04-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默写。
(1)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山与云,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9)运用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10)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其一》)
2019-04-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8.解释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1)缚(          )
(2)走(         )
9.翻译句子。
(1)“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
(2)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
10.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11.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2019-04-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2.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14.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15.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

16.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17.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8.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19.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的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爱迪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创造发明,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20.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1.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22.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
23.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不少于30字)
2019-04-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服,轻蔑地说:“这怎么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世事无常,一把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间,富人沦为了乞丐。正当三伏,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现在的幸福可能是干渴时的一杯水、饥饿时的一块糕饼……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文学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6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10.65欧阳修(1007-1072)  人物传记类
五、现代文阅读
12-150.4散文
16-190.4事物说明文
20-2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杂文
六、作文
24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