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吉林 八年级 期末 2023-08-27 1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 古诗文默写。
①白头搔更短,_____。(杜甫《春望》)
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③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_________。表达了忠君为国、不畏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瞥见”中“瞥”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
(2)“深恶痛疾”在语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语的引用B.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C.特殊称谓D.表示否定和讽刺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3.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直得我永远回忆的”中有一个字书写错误,应将“_____”改为“_____”。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舒兰的稻花香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舒兰的白金名片。
2023-08-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猜鸣三声泪沾裳!”

6.本文选自《____》,作者是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___(人名)。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略无
②乘御风
③飞其间
④哀转久
8.《三峡》一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应该写水,选文为什么从山写起?
9.《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列举九种事物“以词代句”,构建了苍茫的深秋景致。本文春冬之景的描写也有“以词代句”的手法,请写出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10.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精彩之笔描绘三峡景色,融情于景,有声有色,险峻中不乏清朗秀丽,情趣中又含肃杀凄冷。在情景交融中以渔者的悲歌作结,这样设计文章结尾有什么好处?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

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越:古国名。②茨:芦苇。③力耕:努力耕田。④菽:泛指豆类。粟,泛指粮食。酪:用牛、羊、马等奶特制的食品。⑤患鼠:闹鼠患。⑥累累然:很多的样子。⑦被:遭、受,这里是“醉”的意思。⑧怅怅:迷茫、失意的样子
11.“结生茨以为庐”中“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男子怒,持火四焚之。
13.选文中的男子治理鼠患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4.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阅读材料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什么。
(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3)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2023-08-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

1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16.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7.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18.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9. 下列不属于《昆虫记》中描写的动物是(     
A.蜘蛛B.松鼠C.蟋蟀D.苍蝇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1)选文出自《昆虫记》, 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人名)。
(2)选文中蝉在歌唱时还伴有哪些生活习性?作者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文字中渗透了怎样的情感?

九、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21. 综合性学习。
水是生命之本,也是文化之源。学校开展“饮水思源,拯救生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探源溯流
①汉字意趣盎然,“水”,      写作,小篆写作。《词源》注:“殳:手持具以取物。”你认为《庄子·列御寇》中“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中“没”的意思是:          。②词语中,有源而常流不断的水称“活水”;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称“          ”;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风景的诗歌被称作“          ”。
(2)望穿“清”水

材料一:据监测,七大水系中,松花江和淮河,黄河和辽河,海河,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多数河流70%的河段受到污染。我国浅层地下水Ⅳ-Ⅴ类水质占80.1%。污染因素主要有工业排放,城乡污水排放与垃圾腐化,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

材料二:医学研究确定,80%的疾病如各种癌症、内脏炎症、结石、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由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近十年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多个“癌症村”。

材料三:


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2. 题目:那些努力的日子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作文 | 适中(0.65)
23. 题目:介绍你熟悉的一个事物,说明事物的特征。题目自拟。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作文 | 适中(0.65)
24.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据悉,姚婷的特点是始终在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上专心致志,努力做到最好。

有个故事讲,两个智力相当的人跟着围棋大师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心无旁骛,另外一个却总是容易分心走神,结果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

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3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94标点符号  注音  字义
三、填空题
30.94常见易错字
四、选择题
40.4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190.94《昆虫记》
五、文言文阅读
6-100.65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1-130.65其他古代作家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40.65散文
15-180.4事物说明文
七、名著阅读
200.65名著导读  法布尔  《昆虫记》
八、综合性学习
210.65成语和熟语  文言文翻译  提炼与概括  图文转换
九、作文
220.4全命题作文
230.65材料作文
24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