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796279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2)父母岁有裘葛之(3)生以乡人子
(4)呼老兵道边酒垆(5)书详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无奔走之矣∕其筋骨
B.求而不者也∕所识穷乏者我与
C.颠坠崖谷∕异二者之为
D.其风土∕诹善道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2)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4.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文言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瑞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造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速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牌,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选自王嘉《拾遗记·贾逵勤学》)


【注释】①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②嗣:子孙后代、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屏:屏风。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绮绣(同“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B.余则袍数衣处其间(破旧)
C.尝有教者入门(不曾)
D.年,经文通遍(期待)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余则缊袍数衣处        真无马邪(《马说》)
B.亦贞明见称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盖余勤且艰若此            其姊韩瑶
D.以衾拥覆,久而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下列与“亦以贞明见称”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未尝有教者入门
D.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4.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甲】段写出了宋濂从师求学的艰难、生活异常艰苦的经历。
B.宋濂写自己求学的艰苦,是想用自己的例子来训斥马生学习不用功。
C.【乙】文写出了贾逵从小靠隔篱笆墙听他人读书强记,经文通遍的勤学故事,
D.贾逵是一位家境贫穷、喜欢学习,创造条件克服了这些困难,获得了知识的人。
5.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2019-08-30更新 | 3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甲】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颜氏家训·勉学》节选)


[注释]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生学而不得法                    好:____________________
谓君不善学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舍生皆绮绣                    被: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3.【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说明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强调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宋濂是从哪些方面勉励马生学习的?
2022-09-11更新 | 1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久而乃/至若春景明
B.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故虽有强记力/何陋
D.一见能诵/饮少醉,而年又最高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B.【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乙】文中的“经”指儒家经典书籍,如《诗经》等;“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子”指诸子书籍,如《庄子》等;“史”指历史书籍,如《史记》等。
D.【甲】文中的“寓逆旅”与【乙】文中的“然负此自放”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2019-03-1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