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814853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气预报,向着“精准”快步跑

①“看天色可能会下雨,出门时要带把伞吗?”这样的疑问,几乎人人都有过。夏天,总怕有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到了冬天,又盼着一觉醒来世界银装素裹。

②过去以周、天为单位,以市县为区域进行的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查询天气——10分钟后会不会下雨?自己所处的街道降雪量会有多少?应运而生的智能网格预报,可以解答大家的疑问,提供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③以往传统的天气预报是城镇预报,只用单个的预报点表示一个县城或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这种预报方式缺点较明显,时间空间精度低、预报天数短、气象要素少。在如今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一天只做两次更新的传统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中国气象局提出“网格预报”这一概念,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天气预报的这些弊端。

④如果把我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想象成由多个边长为5公里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那么公众就生活、工作在一个个网格里。网格预报就是针对这些正方形小区域,实现空间上的精准化预报。具体而言,是从传统的大城市预报发展到县、乡镇,甚至村,到现在的任意点位预报。网格预报在时间间隔上也更精细,从原来的只区分白天黑夜,发展为逐3小时、逐1小时甚至分钟级间隔预报,即时更新,方便公众根据局地天气对自己出行等活动做出更精准的安排。此外,原来的城市预报只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预报涵盖的要素更丰富,仅降水天气就分为雨、雪、雨夹雪、冻雨等。

⑤除了更“细心”,网格预报还更“理性”。相对传统的等级预报和定性预报,如今的预报正在向定量化转化。比如,从原来的“小中大暴雨”,变为具体多少毫米或厘米的降水量预报;以往的“大风”“多云”天气,将被具体的风向风速值和云量值预报替代。也就是说,公众不仅能了解自己所处的“网格”当前、未来是什么天气状况,还能清楚地查到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具体气象要素信息。

⑥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计划,2017年7月开始,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海南、陕西等7省市已经率先发布智能网格预报。2017年12月底前,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统一数据源的“一张网”网格预报业务已经开始正式运行。

1.通读全文,“网格预报”与传统天气预报相比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
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天气预报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B.“网格预报”既能实现智能预报,又能够解决传统天气预报较明显的弊端。
C.网格预报就是在一个边长为5公里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实现精准化预报。
D.我国气象预报服务已朝着“精准”快步跑,网格预报业务已经开始正式运行。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肠道菌群与肥胖

①在人体微生物群的研究中,肠道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肥胖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肥胖的人和苗条的人肠道的菌群有较大差异,肥胖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某些特定种类的细菌数量也更少。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也发现,对于采用同样饮食方法和运动方式减肥的人,肠道菌群结构是决定减肥效果的关键。体内克里斯坦森氏菌更多的人更容易减肥成功,而小杆菌则能削弱减肥效果。

②由此看来,健康的肠道菌群或许是保持正常体重的关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健康的肠道菌群呢?

③饮食习惯对肠道菌群的构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高纤维饮食尤其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酶分解的植物成分,主要是非淀粉的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膳食纤维只能被生活在结肠中的细菌分解和发酵,并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降低了结肠的pH,而pH又决定了在酸性环境中存活的微生物种类。例如,较低的pH限制了艰难梭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项目“美国肠道”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周吃30种以上不同的植物性食品的人拥有最健康的肠道菌群,这些人的肠道菌群中的耐药性基因也最少。

④一些水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它们又被称为“益生元”。益生元还被用作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酸奶、配方奶粉和糖果等食品中,有时会在配料表上以“双歧因子”等名称出现。

⑤相比益生元,你或许对“益生菌”这一概念更加熟悉。益生菌就是当适量摄入时有利于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现在,益生菌补充剂和含有益生菌的功能食品已经是很常见的“健康食品”了。

⑥那么,我们需不需要益生菌补充剂呢?很多研究都显示,益生菌补充剂对健康的成人和儿童几乎没有影响。不过有专家说,对于微生物群尚未成形的婴幼儿和肠道菌群衰退的老年人而言,适当补充益生菌可能是有用的。此外,在肠内菌群失调时(由于病原体感染或使用抗生素,导致腹泻等症状),补充益生菌有利于恢复菌群平衡。

⑦饮食影响了肠道菌群构成,反过来,不同结构肠道菌群对食物的反应也千差,万别。一般来说,精加工谷物比粗粮、高纤维食物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动。但每个人的实际反应却千差万别:有人一吃面包就血糖骤升,但食用同为精加工谷物的米饭则不会;还有些人则是吃米饭会使血糖剧烈波动,甚至超过吃含大量精制糖的冰淇淋。这是因为他们肠道菌群有差异。如果你能找到适合自己肠道菌群的食物,那么你就能更好地保持自己的血糖水平稳定,从而减少肥胖和糖尿病发病风险。

⑧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根据测序(即肠道菌群DNA检测)结果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饮食建议,如建议食用有助于控制血糖或有利于某些益生菌生长的食物,改善其肠道菌群组合。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这些检测和建议还不可靠。只能当作一项“了解自己”的趣味性科学项目,而不是增进健康的可靠途径。

(选自2019年2期《大自然探索》,作者:陆茜西,有删改)

1.根据肠道菌群的特点,保持正常体重的途径有哪两种?综合全文,简要回答。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⑥段加点词语“几乎”“不过”“可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0-10-14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嘉兴乌镇进行的三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总比分3比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0-05-12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沙尘暴也有“正能量”

齐忻敏

①近期,由于沙尘暴的影响,全国部分地区进入黄色的老照片模式。很多老北京人纷纷感慨,“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沙尘暴作为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给人类带来损失的同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也贡献着鲜为人知的“正能量”。

②早在人类文明出现在地球之前,风孜孜不倦地搬运沙尘,在陆地上造就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壤沃土。我国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就是在200多万年前第四亚冰期干燥寒冷气象条件下,由发源于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强大冬季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新疆等地戈壁、沙漠中携带来的粉砂沉积而成的,是世界上面积和厚度最大的高原。沙尘暴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也给降落地增加了土壤中的养分。黄土高原的形成,一些土石山区的土壤,就是风沙的造化。黄土是热的不良导体,高原上千万口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解决了四五千万农民的居住问题,并在几千年历史中减少了许多寒风之中的冻死者。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和气象条件的适宜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至今。

③沙尘一方面污染空气,一方面也净化空气。也许你已经发现,沙尘天气过后,尘埃落定的天空是最洁净、最晴朗的。原因就是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等碱性阳离子,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酸雨,此谓沙尘的“中和酸雨效应”。我国北方地区工厂和交通工具每天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是,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却很少有酸雨发生,其根源就是北方常有的沙尘天气成为酸雨的“准克星”。此外,韩国和日本是我国天气过程的下游,每当春季我国沙尘气流东移到达工业发达的韩国和日本时,雨水大多立刻从酸性变为中性。

④沙尘漂洋过海时,部分随大气沉降进入海洋。海水中常常缺乏铁和磷,由于沙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磷、铁、铝等,给海洋的浮游生物带来营养,加强了藻类的光合作用,继而为鱼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海洋中常常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淤泥中的营养物约有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特别是铁元素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含有大量铁元素的沙尘气溶胶沉降入海,促进了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沙尘暴在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区形成了全球海洋中土壤沙粒沉降量最大的海域,中亚沙尘暴所提供的尘埃,形成了夏威夷与阿拉斯加之间海域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沙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被称为海洋生物的“营养剂”。

⑤沙尘在大气中可以大量反射掉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而降温,在降落过程中可以吸收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不仅过滤空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沙尘颗粒并非圆形,而且表面凹凸不平,十分有利于水汽在其上凝结。沙尘气溶胶可作为云的凝结核或冰核,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改变云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生命周期和云量,增加区域降水。一地一次沙尘暴的影响毕竟有限,但全球有约三分之一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不断向大气输送沙尘和土壤粒子,其能量不可忽略。据记载,1991年,菲律宾皮奈图博火山大喷发,巨量的尘埃粒子进入平流层大气,使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强劲升温的势头暂时中止。科学家们得出了火山爆发使全球太阳总辐射量降低了6%的结论。

⑥说沙尘暴有“正能量”,并不是说它不是一种灾害。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和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还有很多科学难题有待解决。

(《气象知识》2021—04—15有删改)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黄土是热的不良导体,高原上千万口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解决了四五千万农民的居住问题,并在几千年历史中减少了许多寒风之中的冻死者。
B.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很少有酸雨发生,其根源就是北方常有的沙尘天气成为酸雨的“准克星”。
C.海水中常常缺乏铁和磷,由于沙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磷、铁、铝等,给海洋的浮游生物带来营养,加强了藻类的光合作用,继而为鱼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D.沙尘气溶胶可作为云的凝结核或冰核,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改变云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生命周期和云量,增加区域降水。
2.沙尘暴有哪些“正能量”?
3.简析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第③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5.你如何看待沙尘天气和沙尘暴。
2021-06-07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