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课文 > 中国古代作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1 题号:815335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注]①审:明白,清楚。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②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2.文中的罗程、宣宗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2) 惟吾德(          )
(3)谈笑有鸿(        )                  (4)人不其忧(          )
2.翻译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分别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017-12-08更新 | 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
(2)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居九夷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2018-05-31更新 | 1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      )
②月色入(      )
③夕日欲(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下列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之:山川之美甚矣/乃记之而去
B.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C.寝:怀民亦未寝/寝食难安
D.解:解衣欲睡/何以解忧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__”人(请用文中一个字来作答)。
2018-02-10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