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84 题号:83203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就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文革”动乱还未结束,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听唱伊凉。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上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体慨.②伊凉:古由调名。指(伊州比凉州》二曲。③馕读(náng):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1.依据选文,分别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
2.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
3.品味语言。
①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2019·山东菏泽·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8]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长大的感觉

   


       小时候的我,天真,幼稚,时时盼着长大;穿着姐姐的长裙、妈妈的皮鞋,在镜子前寻找长大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才发觉自己的确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一个黄昏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家里静得出奇,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呼呼的风声。爸爸拿着报纸,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又使劲地将烟头按在了烟缸里。妈妈一个人愣愣地坐在沙发上。“妈,我回来了。”妈妈好久才回过神来:“噢!你,进去做作业吧。你应该长大了,懂事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下岗了。
       妈妈下岗,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样式新颖的衣服和新型玩具了,也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许多零食吃了,给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笼上一层阴影……
       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跑去买雪糕、冰激凌、我多少次将手伸进口袋,可一想到妈妈的下岗给家庭带来的困难,我又将手拿出来,端起一杯凉开水,喝了个精光。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想想了。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这也许是一种长大的感觉吧。
       水壶里的水又开了,可我没有望着水壶大喊:“妈妈,水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因为我明白,自己长大了,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妈妈了;妈妈太辛苦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吧!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
       妈妈有好些天没有高兴过了,总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今天是母亲节,我一定要让她笑一次。我砸碎心爱的小瓷兔,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张精美的贺卡,里面盛满了我真挚的祝福。妈妈拿起贺卡,抚摸着我的头:“我的兰兰,真的长大了!”妈妈布满红丝的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的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的微笑——一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是哭着笑的,笑着哭的。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确长大了。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又是多种滋味交融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
毫无顾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壶里的水又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道:“妈妈布满红丝的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的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的微笑——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是哭着笑的,笑着哭的。”仔细阅读这些语言,体会妈妈此时的心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细节来写自己长大的感觉的?
4.为什么文中说长大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又是多种滋味交融的?
2018-09-26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记叙文阅读

和你有关的幸福

①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水果的夫妻,两个竹筐支起一方木板,上面的色彩随着季节变化。秋深时,小摊上的葡萄乌紫如玛瑙,女小贩招徕我:“买点吧,快过季了,再吃要等明年了。”男小贩瞟一眼老婆,显然不喜欢她的虚假广告,仰起脸认真地对我说:“有得买,冷库存得多了,啥时候都买得到。”

②年底单位攒了不少废纸旧报,有一个叫徐茂兵的红脸汉子上门收购。他和老伴两个人手脚麻利地把纸箱、废纸一捆捆整齐地码在旧货车上,再操起扫帚抹布把积了一年尘土的库房打扫得清清爽爽。第二天结账,他居然带来一页清单,写着收购各类物品的数量、单价和总价,落款处是一个大红图章——茂兵物资回收公司。面对我由衷的夸赞,他颇为自得地挺挺胸膛,“那当然,我这是规范化的工作。”

③想订本地的当日奶,打了电话,一个中年人上门收费,说送一个奶箱,他给钉在走廊的墙上。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从猫眼望出去,还是那个送奶工。“还有事吗?”“我带来两个奶箱,您选前开门的还是侧开门的?”

④这个春天接连几场好雪,放眼皆白。街上的汽车如蜗牛爬行,有人抱怨塞车,有人嫌泥污了春装。天没亮透,小区那个看车子的女人就在雪雾里奋力扫出一条道路。远远看见我,红扑扑的笑脸像大丽花一样绽开:“这雪好哇,老家今年不会再旱了!”

⑤粗简的衣着,粗糙的肌肤,几乎每天我都会遇到他或他们,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他们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底色。渐渐来往间,我知道他们过着比平凡更艰涩的生活——卖水果的两口子已经好几年没回四川老家了;徐茂兵的公司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那个送奶工的儿子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每年要交上万元学费;看车子的女人想攒钱给男人看病……可是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太多愁苦的痕迹——展露的是温厚、淳朴,甚至还有些自得其乐的笑容。这些被淹没在城市角落里的人们啊,像树叶、青草、尘沙,每当和他们相遇,我总是禁不住深深地注视。他们来自或远或近的乡村,怀揣着或大或小的梦想,虽然城市给予他们的表情大多是单调甚至冷漠的,但他们依然用温和、朴拙和感恩的表情回应着这个城市。

⑥我们的城市看到了他们的表情吗?小区打扫卫生的妇人每个黎明弯着腰擦净楼梯边上镶嵌的瓷砖;锅炉房的开水两毛五一壶,早晨放下的空暖瓶下班时都是满满的;给单位的临时工几件旧衣服,夏天的办公桌上就放了一袋散着清香的嫩玉米……注视着那些弯曲却并不委琐的背影,有人叫他们农民工,有人叫他们外来务工人员,我觉得他们的形象依然是玉米和高粱,根须紧紧地攥着土地,用内心的坚强和乐观给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带来了厚朴和潮润的呼吸。

⑦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她说:“希望我们遇到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时候,能够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电视画面的背景是新笋一样节节拔高的楼群,看不清蚂蚁一样劳作的人们,但我听到那清晰的砸夯声像城市的心跳。我想说:我们的眼神不仅该是温暖的,更应该是充满尊敬和感激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独自行走,我们的幸福和他们相连,他们的幸福和我们有关。

1.本文①—④自然段作者叙述了四件温暖的小事,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的横线中概括出来。
卖水果的夫妻实诚售卖——(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
(1)第二天结账,他居然带来一页清单。
(2)男小贩一眼老婆,显然不喜欢她的虚假广告,仰起脸认真地对我说:“有得买,冷库存得多了,啥时候都买得到。”
3.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我觉得他们的形象依然是玉米和高粱,根须紧紧地攥着土地,用内心的坚强和乐观给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带来了厚朴和潮润的呼吸。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末句“我们的幸福和他们相连,他们的幸福和我们有关”含义的理解。
2022-10-08更新 | 1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菊花黄,又卷起深深的红袖

桂林

秋雨淅沥。催开了露台上一丛丛菊花。

我和妈妈一样喜欢花儿,所不同的是,我喜欢看,喜欢买,却少于动手。虽然偶尔也做过扦插繁殖、修剪整枝等技术性的活儿,却不会苛求花开多少,只要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就行。妈妈却不同,事必躬亲,从播种、浇水、拔草、祛病,到搭架支蓬防晒遮阴、分株换盆好土好肥,再搬进搬出保暖过冬,那种关切和细心不亚于对自己的孩子。也难怪,我们姐弟接二连三地长大成人,不再需要妈妈老母鸡似的事无巨细的呵护,操劳惯了的妈妈幸亏还有她的花园菜地,否则,那么多的母爱真是无处释放呢。

正基于此,我就由着妈妈去发扬光大这种爱好——外出旅行,遇上奇特的花卉,便给她捎上一些花种花苗;拍到稀奇的花卉图片,也要和她一起分享;逢年过节都要送她一些鲜花盆栽;还积极支持她报名老年大学花卉班,有事没事的时候,到公园,到花圃,到别人的花木基地去参观学习,开开眼界……最来劲的就是,买房搬家,我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阳台要有足够的大,大到妈妈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屋顶花园再复制一个。然后,开开心心地撅着屁股在那儿忙碌,时不时,还哼几段黄梅小调……

我在书房坐着,闲闲整理着图片,或敲着键盘写字。每逢这时,和煦的秋阳从开着紫红花儿的扁豆架下穿过来,形成点点光晕在玻璃窗上,我会有种眩晕的错觉——被妈妈的歌声带回从前……

我的童年,并没有多少时间在妈妈身边。因为爸妈两地分居,弟弟小,自然离不开妈妈。而我,或随爸爸生活在他的山区医院,或被寄养在很远的奶奶家读书。记忆里最惦记妈妈的,是她为我缝制的那些与众不同的漂亮衣裳,和偶尔的暑假里我在她跟前小住几日,菜园子里吸引我的各色草花。或许,我很难说,和奶奶、爸爸、妈妈的不同生活,谁更严肃,谁最慈祥,谁疏于表达,忽略了对我的照顾,谁对我要求过高,让我忍不住想逃脱……幼小的心灵,常常因为分离,而懂得思念;因为频繁转学,而心生不安;因为生活状态的动荡,不够完满,而心生怜惜,倍加幻想。

以致到了十五岁,终于可以和妈妈天天待在一起时,我竟有太多的陌生感和青春期的叛逆时光。

一次缘于妈妈听信了别人的传言,误以为我逃课而狠狠地责罚。我怎么解释她都不信。还有一次,是因为我用眼过度觉得近视,需要配副眼镜,妈妈却认为我是为了时尚而拒绝购买。情急之下,只有依靠自己了——当我用攒了很久的稿费,即将换来心仪的无框眼镜时,妈妈及时赶到,从店员手里取走并没收了所有稿费。我嚎啕大哭,甚至以绝食来反抗。遗憾的是,“知女莫如母”,妈妈十分了解我的脆弱,断然不理会我的伤心和愤怒。她不劝也不说,任由几欲昏倒的我,最后乖乖投降。

虽然表面上举手就范,但心里的怨气还是难以宽宥。就像台湾女诗人夐(xiòng)虹的著名诗句:“也许妈妈无心的差错 是我的最大灾难”。我十七岁了,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

随后就是若即若离,忤逆乖张。总是抱怨爸妈的不理解,自己的不自由。读了很多言情和武侠小说,甚至几度揣测:他们,究竟是不是我的亲生父母?

就在高考前,再次为报考艺术院校和爸妈发生分歧,一气之下,我准备离家出走,且差点上了夜班火车,奔赴另外一个城市去流浪。

之所以在最后关头没有上车,竟是在掏钱买车票时,顺带出了书包里的几袋干菊花。那是发现我的视力模糊下降时,爸爸托人从黄山捎来的贡菊。他已经调到城里,不再有空地供他种菜种花,只得每天早晚取上几朵贡菊给我泡水降火,清心明目。遇上我住校的日子,妈妈便会分装上好几份,塞进我的书包。

低垂的暮色里,想起记事以来那么多的分离,无助,思念,痛苦,和成长过程中的桀骜,颓丧,自己的,带给爸妈的,那些郁积与心烦,恰如那清水浸泡的贡菊,苦涩里,竟还有一丝芳香。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那一天,我的叛逆,迅疾转化为一种感恩,向上。

那一年,我的青涩岁月,藩篱尽撤,满是深情款款,红袖舒卷的菊花黄……

1.对文中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妈妈喜欢养花是因为儿女们都已经长大,她要释放多余的母爱。
B.作者回忆童年与亲人分别的离愁岁月,心理充满了不快乐。
C.作者回忆高考的时光是为了告诉读者“谁都有青春期的叛逆”,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D.回忆曾经青涩的时光,作者收获了对母爱的愧疚和感动。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文章的最后三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青春期是一段充满了叛逆的时光,但也是一段属于成熟和收获的时光。读完上文,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感触?说说你的理解。
2020-09-27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