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2 题号:84093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临事之智

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弭患济事者是也。

真宗不豫,李文定公以宰相宿内祈禳,时太子尚幼,八大王元俨者,颇有威名,问疾留禁中,累日不出,执政患之。偶翰林司以金盂贮熟水过。问之,曰:“王所需也。”文定取案上墨笔搅水中,尽黑。王见之大骇,意其为毒也,即上马去。

辛幼安在长沙,欲于后圃建楼赏中秋,时已八月初旬矣。吏白:“他皆可办,唯瓦难办。”幼安命于市上每家以钱一百赁檐前瓦二十片,限两日以瓦收钱,于是瓦不可胜用。

前辈如此类甚多,皆所谓智也。小而文潞公幼年之浮球,司马公幼年之击瓮,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

①弭(:平息;消灭。②豫:安适。③祈禳(ráng):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④元俨:宋太宗第八子,真宗之弟,世称“八大王”,下文的“王”即指“八大王”。⑤禁中:旧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⑥翰林司:宋代官署名。⑦盂:盛液体的敞口器具。⑧仓卒:亦作“仓猝”,匆忙急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大凡事无大小(      )
(2)执政(      )
(3)(      )
(4)上马去(      )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偶翰林司金盂贮熟水过/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B.意为毒也/真无马邪(《马说》)
C.欲后圃建楼赏中秋/此所谓战胜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司马公幼年击瓮/无丝竹乱耳(《陋室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皆可办,唯瓦难办。
(2)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
4.辛幼安的“智”具体表现在哪些做法上?
2019·河北·中考模拟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文言文阅读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民歌《木兰诗》)

【乙】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   , 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唐·韦元甫《木兰歌》)


【注释】①羸(léi):虚落。②纨绮(wán qǐ):精美的丝织品。③鞲(gōu):臂套。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驰千里足
②对镜花黄
③老父兵籍
为烈士雄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3.找出乙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指明与甲文哪几句一致,并说说这些语句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甲乙两文在情节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会有这种区别?
2021-04-22更新 | 5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远而无所至极(         )(2)海运则将于南冥(         )
(3)不独其亲(        )(4)谓大同(         )
2.翻译句子。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乙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各社会阶层都互相关爱、安居乐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C.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
D.乙文善用整齐的对偶句式,排比的修辞,文章也气势磅礴。
4.“鲲鹏”是中国人喜爱的形象之一,请写出含有“鹏”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大同思想对中国历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典型代表(举出两种受大同思想影响的例子即可)。
2019-10-16更新 | 1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B.佳木而繁阴       秀:秀丽、秀美
C.乐亦无       穷:尽D.杂然而前       陈:陈列、摆放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朝          水落石出者B.山间朝暮       宴酣
C.颓然其间者     不亦乐D.行者休       皆以美徐公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①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
B.②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文中“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2021-04-15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