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8676204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文中第②节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结构简单,破坏力不简单

一、最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

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病毒所引发的人体疾病往往难以治愈,因此显得非常“可怕”。但其实,它们简直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病毒的组成成分往往非常简单,最基本的构成便是遗传物质(DNA与RNA)和蛋白质,有时也会存在糖类与脂质成分的修饰。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同时又区分为一条链与两条链,即分为单链DNA、双链DNA、单链RNA与双链RNA四种。

不过,无论是什么DNA还是RNA,双链还是单链,这些遗传物质在病毒“传宗接代”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作用——遗传物质指导了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而这些蛋白质在病毒结构组成、增殖与传播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                  

2003年,一场由SARS病毒引起的疫情,使得“冠状病毒”这个名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冠状病毒因其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明显的棒状粒子凸起,形状好似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而得名。

而科研人员将新型冠状病毒的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十分相似。冠状病毒的S蛋白对于病毒识别与入侵有着关键的作用。于是科学家们对比了2019-nCoV的S蛋白与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再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发现虽然相互作用的五个氨基酸中有四个都发生了突变,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人体的ACEⅡ蛋白整体上依旧存在相互作用。这就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是通过S蛋白与人ACE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完成感染。

目前对病毒更深入的研究仍在进行中,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毒,对指导公共卫生安全策略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选文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开头“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病毒所引发的人体疾病往往难以治愈,因此显得非常‘可怕’”这句话的作用。
(2)依照第一部分小标题的样式,为第二部分拟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022-08-16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绿墙

宋淑运

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节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

1.从全文看,“绿色围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用两个词概括回答。
2.文章第③段画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
4.你认为这给我们城市绿化建设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1-08-09更新 | 8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 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有改动)

1.结合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
B.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人脸”被收录就会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C.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D.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2.认真阅读全文,概括刷脸支付的利与弊。
3.你认为“刷脸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说说你的理解。
2020-08-21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