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句子 > 病句辨析与修改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4 引用次数:336 题号:881596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国家统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羡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加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            zhù(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文末画线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经典文段,完成各题。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① 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② 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③ 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 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④ 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 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 zhù 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zhù     ②诲
2.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但②还③所以④虽B.①但②还③虽④所以
C.①但②所以③还④虽D.①但②所以③虽④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被括号内容替换而改变了原意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囫囵吞枣)造出来的。
B.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必由之路)。
C.这位言行相顾(言行一致)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D.我征引(引用)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4.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的事实论据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居里夫人提炼镭的工作虽然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乐在其中,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
B.李时珍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C.在敬业与乐业的道路上,有很多人堪称楷模。比如为了教育奉献一生,疾病缠身却矢志不渝的张桂梅校长。
D.桃李天下,传承一家。叶嘉莹先生致力于发掘诗歌的秘密,贯通中西文脉。她对这份事业的爱浸透骨髓,她是诗词的女儿,是风雅的先生。
2023-04-18更新 | 255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      “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      ,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①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②黑格尔等批评家,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甲】

②《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乙】大结局中,翠翠等的那个人(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③无尽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丙】《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茶——一个      的世外桃源,人物是      中的普通几个。【丁】④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

1.下列加点词语中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内蕴B.病(gòu)C.送(tān)D.茶(dòng)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     批评     令人神往     人山人海B.给予     批评     与世隔绝     人山人海
C.给予     抨击     令人神往     芸芸众生D.赋予     抨击     与世隔绝     芸芸众生
3.文中标号的四处标点,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4.对文中画线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B.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C.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D.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5.将“《边城》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3-05-16更新 | 267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3】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

“最是人间烟火气,抚平世俗凡人心”。三月三的长桌宴是宴席中规模较大且仪式感隆重的待客礼仪,桌桌相连,串起了美味也连起了情谊。席间,五彩斑斓高朋满座,接zhǒnɡ摩肩沸沸扬扬。席上,石门屯大粽子、红谷大肠、鹏山扣肉、野菜汤、苦笋炒肉、小鱼干、大韭菜等特色美食饕殄盛宴、秀色可餐,激发舌尖味蕾。听瑶家妹《敬酒歌》,品“高山流水”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斑(     )     (2)接zhǒnɡ(     )摩肩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

载途风雪,千里家返诉亲情。门撰春联贺岁,廊挂灯笼酡醉,庭院亮晶晶。春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文化意蕴,也是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春联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道景观,充盈着我们民族丰富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承载着人生观、价值观,对人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教育意义。

到了近现代社会,春联主要用来装点、烘托过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人们对祖国、家庭、事业、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盼。书写内容、张贴方式、表达技巧等充分彰显出进取精神和个性化追求。勤劳、智慧、乐观、向上,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优良美德,春联正承载着这些民族精神和优秀内核。可以说,春联的演化进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历程。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载途(     )(2)彰显(     )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节和立冬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民安国泰逢盛世 ②钱浮莲沼形犹小   ③风调雨顺颂华年   ④晨钟报晓春方去
⑤佳节称人夏始临 ⑥篱菊已残孟冬月   ⑦岭梅初放小春天   ⑧日映花砖影最长
(1)春节: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立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

这段时间,淄博烧烤火了,吸引了全国游客前去打卡,相关话题连续登上热搜,一夜之间,淄博烧烤成为妥妥的顶流。明明全国各大烧烤皆有特色,为何唯独淄博烧烤能突破重围?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淄博烧烤火出圈的秘密有两个字:特色。凭着“烤炉+小饼+蘸料+大葱”的烧烤灵魂“四件套”,淄博烧烤从就餐仪式到搭配风味,都是独一份的。“小饼卷一切”的独特组合,深深吸引着碳水爱好者的胃。唯有特色,才能与众不同;唯有特色,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有,那就两顿。”这句名言虽然更多的是段子,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烧烤文化的特殊情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那觥筹交错的烧烤摊上,人们推杯换盏间,那冒着油花,滋滋作响的肉串不仅展现普通中国人关于“美食”的文化记忆,而且让我们透过烟火气读懂彼此相通。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明明全国各大烧烤皆有特色,为何唯独淄博烧烤能突破重围?
B.唯有特色,才能与众不同;唯有特色,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C.这句名言虽然更多的是段子,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烧烤文化的特殊情结。
D.在那觥筹交错的烧烤摊上,人们推杯换盏间,那冒着油花,滋滋作响的肉串不仅展现普通中国人关于“美食”的文化记忆,而且让我们透过烟火气读懂彼此相通。
2023-07-13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