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88903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无与为乐者
武卫营
吾在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选自《晋书ꞏ王羲之传》)


【注释】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相互映衬。⑤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信:实在、确实。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茂林(     )          (2)讲信(         )(《大道之行也》)
(3)日也,天朗气清(     ) (4)金陵人(         )(《湖心亭看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2021-11-21更新 | 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B.连月不                 若夫日出而林霏
C.去怀乡                 破山河在
D.养群从之贫者       其境过清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高度概括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之事。
B.甲文第二段先从时间角度,然后从空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C.乙文写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尤其是对待族人十分宽厚。
D.乙文写范仲淹为了管理好义庄,还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的资金。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甲文委婉表达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请针对此现象结合甲乙两文中范仲淹的品行谈谈你的看法。
2023-11-29更新 | 7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德明传

陆德明,苏州吴人也。初受学于周弘正,言玄理。陈大建中,太子征四方名儒,讲于承先殿。德明年弱冠,往参焉。国子祭酒徐克开讲,恃贵纵辨,众莫敢当;德明独与抗对,合朝赏叹。解褐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嗣位,以为秘书学士。大业中,广召经明之士,四方至者甚众。遣德明与鲁达、孔褒俱会门下省,共相交难,无出其右者。授国子助教。王世充僭号,封其子为汉王,署德明为师,就其家,将行束脩之礼德明耻之,因服巴豆散,卧东壁。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对之遗痢,竟不与语。遂移病于成皋,杜绝人事。王世充平,太宗征为秦府文学馆学士,命中山王承乾从其受业。寻补太学博士。后高祖亲临释奠,时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波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德明难此三人,各因宗指,随端立义,众皆为之屈。高祖善之,赐帛五十匹。

(选自《旧唐书》)


【注】①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②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③经明:即明经,指通晓经学的要旨。④难:诘责,质问。⑤束脩之礼:拜师的礼节 ⑥巴豆散:一种中药 ⑦东壁:东隔壁的房屋,此处指书房。⑧成皋:地名 ⑨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⑩沙门: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受学于周弘正B.授/国子助教
C.四方/至者甚众D.德明/年始弱冠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善(            )                                 (2)始(           )
3.翻译文中划线句。
(1)国子祭酒徐克开讲,恃贵纵辨,众莫敢当。
(2)德明耻之,因服巴豆散,卧东壁下。
4.结合选文,说说陆德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1-02-02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