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894824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桧

秦桧为相日,都堂左揆前有石榴一株,每著实,桧默数焉。忽亡其二,桧佯不问。一日将排马,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对曰:“实佳甚,去之可惜。”桧反顾曰:“汝盗食吾榴。”吏叩头服。


【注释】①都堂左揆前,指都府的   ②排马,检阅马匹 ③仓卒,同“仓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忽其二(           )       (2)佳甚(         )
2.秦桧认定“汝盗食吾榴”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3.秦桧察盗之事揭示的道理是什么?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怒,使人召之。蔡泽见应候,礼又倨。应侯不快,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应侯谬曰:何为不可!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辱而身全者,下也。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应侯曰:善。蔡泽曰:然则君之主厚旧故,不倍功臣,孰与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蔡泽曰:君之功能孰与三子?曰:不若。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赢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

(节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有删改)


[注]①应侯:即范雎,字权,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辩士,后称为秦国一代名相。②倨:傲慢。③让:贵问、责备。④愿:仰慕、羡慕。⑤谬:这里指故意辩驳。⑥孰与:……比怎么样,表示比较。⑦怨已雠(chóu):雠,报复。这里指仇恨已经报了。⑧王:指的是秦昭王。
(1)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断两处)
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成功者
②身名俱全者,
③患恐于三子矣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必困君夺君之位/其将固可袭虏也(《周亚夫军细柳》)
B.窃君危之/民贵(《民为贵》)
C.诸侯皆属/且置土石(《愚公移山》)
D.圣人道也/往女家(《富贵不能淫》)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
(5)从选文来看,范雎辞相的原因有哪些?
2021-11-04更新 | 1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文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悼亡

[明]商景兰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卜算子·春日寓山看花

[明]商景兰

烟暖碧云楼,楼迥春山秀。风落残红水面飘,池内清波皱。

柳外小莺啼,花鸟声相斗。唤起当年万种愁,泪湿青衫袖。

(选自《祁彪佳集•附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公自成千古:南京城被清兵攻破后,诗人的丈夫祁彪佳沉湖殉国。②儿女亦人情:丈夫殉国后, 诗人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儿女。③折槛:朱云直言进谏,成帝发怒想杀云,御史拉云下殿避祸,云攀住殿槛不肯离去,致殿槛断。④遗碑:羊祜(人名)施行德政,死后百姓为其立碑,见碑者皆堕泪。⑤寓山:祁彪佳生前修筑的园林。

祁彪佳赴池水

[清]计六奇

①祁公讳彪佳,字幼文,号世培,绍兴山阴人。

②巡抚苏、松诸府。吴中无赖,凌轹小民。官治以法,则摊赃无辜,人益畏之。公至, 捕其尤者四人,立磔于市。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③十五年,清兵深入逼淮,道路阻。起公掌河南道,微服冒险,间行达京师。明年,佐大计。十七年甲申五月,公与史可法等决计定策。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⑥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首募技勇,设标营五营,各五百人,缘江要害,增置屯堡。又上疏,请除诏狱、廷杖诸弊政,为朝廷所忌。

④乙酉夏,清兵入浙,檄诸绅投。公闻,夫人商氏曰:此非辞命所能却。若身至杭,辞以疾,或得归耳家人信之,不为意。闰六月六日夜分,潜出寓园外放生碣下,投池中。其从容就义如此。

⑤公生二子:长理孙,次班孙,皆有文誉。女德茞,年十三四,即韶慧绝人。其哭父诗有云:国耻臣心在,亲恩子报难。时盛称之。

(选自《明季南略》,有删节,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注】①计六奇:清初史学家,著《明季南略》。②轹(lì):欺压。③磔(zhé):处死。④起:任命。⑤间(jiàn):暗中。⑥敕:皇帝的诏令。⑦檄(xí):用公文晓谕。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道路阻(     )   (2)明年,佐大计(     )   (3)檄诸绅投(     )   (4)夫人商氏曰(     )
2.参照示例,从《卜算子·春日寓山看花》中选一处富有表现力的写景句进行点评。
示例:“池内清波皱”中的“皱”,点染出春风拂过池塘水面泛起阵阵的波纹,渲染了诗人看到眼前春景后不平静的心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B.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C.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D.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2)若身至杭,辞以疾,或得归耳。
5.古人常常根据死者生平事迹赠谥号以表褒扬。下列哪一个谥号最适合给祁彪佳?结合上文,说说你的理由。
温良好乐曰“良”   道德博闻曰“文”   应事有功曰“敏”   虑国忘家曰“忠”
A.忠敏   B.忠良   C.文敏   D.文忠
选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
6.祁彪佳一生著述甚丰,但后人在编辑《祁彪佳集》时附编了其妻商景兰和其子女创作的诗文。根据以上三则诗文,推测这样编辑的理由。
2023-10-03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⑧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④剽悍:娇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其意(《马说》)
B.家贫,好读/乃丹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C.赏罚/愿陛下亲之而之(《出师表》)
D.名更大猷上/不敢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谈兵者遵用                                           湖中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B.(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               彼竭我盈,故克(《曹判论战》)
C.又南方多薮泽                                        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北专主守                                               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B.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C.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D.大猷老将/务特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戚继光出身贫寒,但是好学,喜欢读书,通晓经史的要目,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兵书。
B.戚继光作为将领,号令严明,赏罚分明,士兵中没有人敢不出死力。
C.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当时的名将,但戚继光在操守和果敢刚毅方面都优于俞大猷。
D.戚继光经历了南征北战,都有突出的声誉。在南方的战功特别大,在北方则专心致力于防守。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2022-02-26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