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899202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①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②府学:古代官学的一种,由府一级设立。
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赡族人”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B.不以疾也C.醒能述以文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范仲淹读书勤奋,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他却从不叫苦。
B.范仲淹崇尚简朴,要求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皇帝对他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羌族部落,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                           ②仲淹《百官图》
里巷之人                 其卒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班级开展“感受‘士’文化”古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参与。
【甲】

苏武传(节选)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选自《汉书·苏武传》,中华书局,有删节)

【注】①受辞:受审,取口供。②煴火:微弱无焰的火。③蹈:叩,轻敲。④会论:会,共同。论,判定罪名。⑤相坐,相连坐。古代法律,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其亲属也要连同治罪。⑥膏:作动词用,肥沃的意思。⑦女:同“汝”,你。⑧幽:囚禁。⑨旃(zhān):同“氈”,毛织物。
【乙】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选自《明清诗鉴赏辞典》)

【注】①此诗为作者击退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立春日在前线所写。②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③底事:何事。④五辛:五种有辛味的菜。
1.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的词语。

句子

释义方法

释义

单于其节

根据上下文推断(1)______

复举剑

【查阅字典】拟:①揣度,斟酌;②比照,模拟;③类似;④设计,打算;⑤比划。(2)______(填序号)

主背亲

【课内迁移】寡助之至,亲戚畔之。(3)______

2.演出小组将甲文改编为话剧。小语在诵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处台词时,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凿A地B为C坎D置E煴F火G覆H武I其J上K蹈L其M背N以O出P血
3.请你结合对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完成下面剧本的设计。

卫律     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卫律     ,苏武一动不动。

卫律     律前负汉归匈奴,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苏武     ②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卫律     

(1)为横线处①的舞台说明设计人物动作。
(2)诵读第②处这句话时,语调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3)根据语境,为横线处③设计人物对话,并说明理由。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2)单于使使晓武。
5.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苏武、于谦两人是否属于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两文内容简析。
2024-06-11更新 | 1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喜欢。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1)笈从师(       )       (2)常以净衣(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观 书 有 会 意 处 题 其 衣 裳 以 记 其 事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读了本文,你从任末身上学到了什么?
2018-10-01更新 | 1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释】①龙图阁学士:宋朝的一种官职。②任:推荐。③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④司理参军:管职名。⑤手版:古时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用来记录自己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或者君王旨意的工具。
1.选出与“部使者荐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请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外)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花比喻君子,请结合上文的内容说说周敦额是否称得上莲花一样的君子?
2021-04-15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