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6 题号:937123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袭誉,字茂实,为人严悫,以威肃闻。居家俭,厚于宗亲,禄禀随多少散之。以资写书,罢扬州,书遂数十载。尝谓子孙曰:“吾性不喜财,遂至困乏。然负京有赐田十数顷,能耕之,以食;河内千树桑,事之可以衣;江都书,力读可进求宦。吾殁后,能勤此,无资于人矣。”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二》


【注】①悫(què):诚实;谨慎。②禄禀: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以资写书(      )       (2)以食(      )
2.下列对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可以仰仗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B.然而依靠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C.这样辜负了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十几顷田地。
D.但是依靠京城中君主恩赐的几十顷田地。
3.李袭誉“不喜财”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从文中看,“无资于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吕蒙为学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世祚(zuò):指国运。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乙]

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蒙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预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汝南:郡名,今在河南。富陂:县名,今在安徽。②恚(huì):非常愤怒。③脱误:如果。④当之陆口:要到陆口去。⑤故意:这里指老的眼光,老的看法。   ⑥诣:往,到。⑦虞:预料,意料。⑧造次:匆忙、仓促。⑨东西:东吴、西蜀。⑩拊: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起惊          俄而:不久,一会儿B.日月广明之       道:道理
C.母恚欲罚        之:助词,无义D.肃尚轻蒙       意:心中,心里
2.下列为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B.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C.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D.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吕蒙听吴王劝后好学一事,主要表现在“博览群籍”“梦中诵文”两方面。
B.乙文写吕蒙小时“窃随当击贼”,后来“为肃画五策”,表现他勇而有谋的个性。
C.乙文写了鲁肃对待吕蒙的变化:先“轻蒙”再“越席就之”,后“拜蒙母,结友别”。
D.两文吕蒙说话态度不同。甲文中吕蒙太高调,乙文中吕蒙对鲁肃则有戏弄的意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⑵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预定?
2022-06-12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③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光武:指刘秀,刘秀后成为东汉开国皇帝,谥号光武。②更始:指刘玄,西汉末年刘玄被起义军拥立为帝,年号更始。③杖策:执鞭,指驱马而行。④竹帛:指史册。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虽关西               都:都城
B.赤眉、青犊之            属:类
C.在财币                      志:志向
D.朝夕自而已               快:痛快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A.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B.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C.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D.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不肯跟随称帝的刘玄,却驱马前往河北追随光武帝刘秀。
B.光武帝见到邓禹后很高兴,认为他远道而来是为了求得官职。
C.邓禹认为刘玄没有深谋远虑,并且不能尊重主上、安抚百姓。
D.邓禹希望光武帝能招揽人才,取悦民心,建功立业,拯救百姓。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2024-03-17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忠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傅说于版筑之间:     (2)困于心,于虑:
(3)越王勾践国:            (4)厚宾客:
2.翻译【甲】【乙】两文划横线的句子。
3.【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024-03-16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