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15 题号:939003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陵君养“龙”

《郁离子》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砖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有删改)


[注释]①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②鲮鲤:即穿山甲,喜食蚁。③豢(huàn):喂养。扰:驯服,安抚。④抶(chì):鞭打。⑤徙居:迁居。⑥用:施展。⑦矢:陈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商陵君使豢而扰之     (2)左右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逃走了。B.夜晚(它)在砖上打洞逃走了。
C.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而死了。D.夜晚(它)在砖上打洞而死了
3.有人认为商陵君非常愚蠢,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说的原因:(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兼爱》(节选)


注释:①篡:掠夺。②敖,同“傲”,傲视。
1.选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     
A.视人之若视其国/出则无敌外患者,国恒亡
B.谓大同/鱼之乐也
C.不独其子/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D.盗窃乱而不作/人与人相爱则不相
2.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甲】文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儒家论著的汇编。
B.【甲】文多运用对偶句、排比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变化有致,增强气势。
C.【乙】文画线句“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断句正确。
D.【甲】文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乙】文墨子“兼爱”思想的具体表现。
4.“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也包括“和谐”“友善”。请在【甲】【乙】两文中各举一例,分析“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023-07-21更新 | 1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栗二千石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栗,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信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虑:担心。②抚按:官职名。③圮:坍塌。④俾:使。⑤掌道御史:官职名。⑥治行:为政的成绩。⑦奇(jī):零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立捕          治:____________          言中牟治行无双          咸:_________
③御史以          闻:____________          ④明年          卒: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以”与“积栗二千石以备荒”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屠棋,投以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项是(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D.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4.翻译句子。
①幼学执敏置诸狱。
②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2019-05-01更新 | 1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田文论功服吴起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注:①(守)郡守。②(相)名词作动词,做丞相。③(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内人心不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于曾子(       )
(2)府库(       )
(3)韩赵宾(       )
(4)属之(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4.文章最后的“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中的“乃”的意思,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于是、就;②才;③竟然。你觉得哪个解释更符合文章的本意?说说你的理由。
2021-05-13更新 | 4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