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9631247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春和(       )                            (2)沙鸥翔(       )
(3)成明霞(       )                            (4)倏然跃起数千丈(       )
2.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潮汐汩没之中          负者歌于途
B.而长烟一空                  一食尽粟一石
C.不物喜                         一战
D.吾妻美我者              水陆草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屠户与卖酒者,文中指卖肉、卖酒的人。⑤过:苏轼的小儿子。⑥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欣然从之 ____________
小巷 _________
自笑也 __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予欣然从之/步西城/人僧舍/历小巷
B.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
C.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
D.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归舍已三鼓矣。
(4)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来描绘夜游所见市井之景。
(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为什么会笑?由此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2023-07-16更新 | 9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品味先贤上的独特魅力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光       见小潭B.其境过清        径寸之木
C.心       钟鼓D.记之而去        不知有汉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两膝相比者B.全石以为底C.中轩敞者为舱D.题名其上
3.如果把小石潭开发成旅游景区,你会设计哪些景点?请模仿例句,为景点拟一个名字,并说明依据。
示例:我设计一个听水轩,依据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感觉在这里静静地听听水声,也是很美的。
我设计一个_________(名字),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與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有删减)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同“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溪行       缘:______
(2)渔人甚       异:______
(3)不城府       类:______
(4)高下联络       联络: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3.【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2024-04-12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